“诗酒”系列之 杨万里那些逸闻轶事(三)
◎董洪良川江都市报记者汤骏
酒城泸州,地处川南,长沱二江在此交汇而闻名。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酿造蒸馏酒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酿酒史最长的城市之一。
美酒佳酿与舟楫之利,吸引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驻足,留下了不少动人诗篇。泸州的酒,演绎出了状元杨慎浊酒相逢、诗仙太白夜发清溪、东坡居士赞叹佳酿、山谷道人泼墨江阳等千古佳话。
于是,“一诗一酒”相融酿造的“诗酒文化”,正成为泸州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也让这座城市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泸州本土学者董洪良的口述中,“诗酒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每一个人沉下心来,去细细玩味。
类似这样悬疑和跌宕起伏的故事,还有《蜀州红梅仙》。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蜀州(现四川崇州)太守王相之请了资中李石(宗乾道1165年—1173年官至尚书郎)做他的家庭教师。李石年少才高,不惧鬼怪之说,在州衙书房的小屏风上写诗两首,该诗含有挑逗红梅仙之意。哪想到次日,诗后竟有人题诗相和,李石亦并未在意。后来有一天,郡衙办宴会,一帮人吃喝到半夜才散。李石睡觉后忽然惊醒,“见一女子背榻踞胡床而坐,问之不对。疑司理遣官奴来相汙染为谑,或使君侍妾乘主父被酒而私出者,不然,则鬼也。自谋曰:‘三者必居一于此矣。不如杀之,犹足以立清名于世。’”于是,取剑直走于前,刺向女子。哪知此女子起身便往外跑,“俄跃升高木上”,形象逐渐模糊之“奄冉而灭”。李石“始大恐,欲反(返)室,足弱不能动。会持更卒振铃至前,乃与俱还。”红梅仙始终出现在李石的梦境里,挥之不去、摆脱不了,跟随在他身边,一路相随至成都和青城山,李石后悔不迭,觉得当初不该以诗戏梅仙。后来,直到“归东川,过灵泉县朱真人分栋山下,将入简州境,始不见。”一年多后,才“盖岁馀乃绝”。
段子之中,黄仲秉巧妙地运用“被灌酒”后对女子的猜想细节,“疑司理遣官奴来相汙染为谑,或使君侍妾乘主父被酒而私出者,不然,则鬼也”,增加了读者对情节设置和人物发生艳遇故事的期待。
从客观上来讲,黄仲秉是把诗歌的浪漫主义诗学运用到了说“段子”的故事上来,往往借酒说事,或借酒展开,以穿针引线之法,将所讲的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一起,使得故事的结构完整,将叙述、议论、抒情融于一体。而黄仲秉所讲的其他段子有很多,比如《夷坚乙志卷十二·大散关老人》《夷坚乙志卷二十·蜀州女子》《夷坚丙志卷一·贡院鬼》《夷坚丙志卷二·聂从志》、《夷坚丙志卷四·小溪县令妾》《夷坚丙志卷十七·王铁面》《夷坚丙志卷二·赵缩手》等等。
尤其是《小溪县令妾》记述的是毗邻泸州的叙州(今宜宾)小溪(县)始乱终弃,被小妾吓破胆索命的因果报应的故事,颇有寓言意义。故事中的小溪,乃借代之用,应为“南溪”。现原文摘录于后,由于文白通畅易懂,所以不再赘述。
文云:“蜀士某,部纲东下,出成都,泊舟江渎庙。天未明,入祠拜谒,望正殿内一妇人已先在,疑其鬼也,甚惧。稍定,倚户窥之,妇人焚香亟拜,泣而祷曰:‘妾本京师人,早失父。随母西入川,嫁成都人某氏,今七年,生男女二人。良人去年赴叙州小溪令,不挈家行,亦无书信来,近闻负约别娶矣。妾穷独难久处,四顾孑孑,更无亲戚可依。晓夕思之,惟有一死,愿大王监此心。’即以剃刀自刎,登时仆地。士人惊怪,且恐暗昧累己,亟登舟解维。过小溪,所谓县令者,乃乡人也。出迎于江亭,从容及其家事。令曰:‘向买一妾,留家间,久未暇取。’士人略道其形容踪迹。令惊曰:“皆是也,君何由知之?”乃话所见,令瞿然,俛首不语。俄告去,唤汤至,已不能执杯,曰:‘君所言才毕,此人即在傍,吾不免矣。’遂升车回,及县治而死。”此故事,应是黄仲秉知泸州路途及知泸州后的见闻录中的一部分,事情发生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讲述者正是黄仲秉!但他却对洪迈和后世读者留下了一个悬疑,说:“那个押运粮船的士子到底是谁?我本来想再打听明白,可惜还未来得及。”
新闻推荐
部件码、箱体码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在明珠家具生产管理流程中广泛应用图片由明珠家具提供新希望乳业生产车间图片由新希...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