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宗祠 岁月沉淀 古韵依旧

乐山日报 2020-12-20 06:34 大字

戏楼正面记录宋氏家族故事的宗祠精美的木雕宋氏宗祠

■记者杨心梅文/图

祠堂,又被称作宗祠、家庙,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是供奉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也是记录家族传统与辉煌的圣殿。在子孙后辈的心目中,祠堂更多时候承载着族人浓厚的“乡愁”。

12月16日,一个冬日的雨后,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市中区水口镇龙窝村的宋氏宗祠,看到这座历经400余年风雨洗礼依然气势轩昂的中式古典建筑时,不觉屏气凝神,思绪万千。

“活着”的历史

庄重肃穆,古味悠长。站在宋氏宗祠大门外,只见数棵高大的香樟树一字排开,犹如肃然而立的侍卫。

宗祠正面是一堵斑驳的青灰色高墙,墙面上“宋氏宗祠”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大字下方有一个方正的白框,遗憾的是框内的图案几乎全部风化,只留下些许图案轮廓。“听老人说,这里原来画的是只水兽,以前下雨就会出来吃庄稼,后来被村民把图案糊了好多次。”一位村民热情地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与记者分享。

走进宋氏宗祠,能清楚地感受到岁月的厚重。宋氏后人提供的资料显示,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院落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面积约20亩,面对峨眉仙山,背靠乐山大佛,山环水绕,风景雅秀。

宗祠为木质结构,四周砖墙,是由戏楼、回楼、祖堂、寝堂、横堂、穿厅等组成的二进四合院。抬头仰望,青砖黛瓦,彰显着历史的余韵;走近观察,飞檐翘角,若展翅的飞鸟,轻盈灵动。祠宇修造考究,布局典雅。祠前左右两面大门,门前刻有人物故事,雕刻精堪,栩栩如生。两门前中央之上,书有闪闪发光的“宋氏宗祠”四个大字。

据《宋氏族谱》记载,宋元泰元朝科举致仕,官至三品监察御史,元乱时率嗣入川,其后人宋仕进选定龙窝子(今龙窝村一带)定居,逐渐发展壮大,于明末清初之际修建宋氏宗祠,“继承前人美德教导,使族人和睦团结,明礼仪向往正道,张真理弘扬正气”。宋氏宗祠历经了三次大建造,前后耗时一百多年,于清光绪三十年才正式完工,是全省保存较完整的民间宗祠。

1998年,宋氏宗祠成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宋氏宗祠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四川省唯一一家获得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古代宗族祠堂。

宝贵的遗存

在历经数百年沧桑中,残留厚重历史痕迹的宋氏宗祠因各种原因险些被毁,最后都被宋氏后人以及附近村民保存下来。

龙窝村党支部副书记、宋氏第28代后人宋玉霞告诉记者,关于宋氏宗祠的很多故事都是听家族老人们讲的,宗祠后来还做过粮库,后又改办成小学、初中,最盛时在读学生有几百人。“包括我在内,龙窝村很多五六十岁的村民都在宗祠里上过学,现在宗祠里还能看到当年办学时留下的痕迹。上世纪80年代,政府出资在罗汉场修建了新的学校,龙窝小学才停止办学。”

而作为宋氏大家族情感维系的纽带,2011年10月,宋氏宗祠内还举行过一场盛大的秋季祭祖典礼,来自西昌、雅安、崇州及乐山周边地区的宋氏后人齐聚一堂,祭祀先祖,以慰乡愁。那一年,塑有宋氏先辈、元代三品监察御史宋元泰威严形象的宗堂也在宋氏后人的筹措下翻新修建,得到更好的保护。

老建筑“火了”

2013年12月,总投资60.8万元的宋氏宗祠维修一期工程正式动工。维修内容包括戏楼整体落架、屋面捡漏及电线更换穿管等。宋玉霞告诉记者,其实早在一期工程之前,宗祠就已经在上级部门主导下进行过抢险性工程维护,“当时是因为2008年‘5·12’汶川地震导致宗祠戏楼沿壁出现了裂痕。”2017年,宋氏宗祠维修二期工程顺利推进,戏台两侧的南北回楼得到保护和修缮。

如今,经过修整后的戏楼依旧保留着由20根粗大圆柱撑起来的万年台,台脊二龙绕顶,檐牙高啄,蔚为壮观。台后侧有化妆楼、鼓乐楼,与戏楼形成凸字形布局。戏楼两侧为南北回楼,正对面是宗堂拜台,正好将可容纳千人的青石院坝环抱其中。回楼栏杆以精美镂刻雕花装饰,宗堂拜台四周的红石栏杆上也安放着大象、狮子等瑞兽石雕。

宋玉霞告诉记者,宋氏宗祠维修三期工程也在计划之中,这一次,工程将关注宗堂背后的四合院。“四合院原为宋氏后人供奉祖先牌位和佛像的望龙庙。”记者注意到,四合院尽管已经有些年头,但大殿里的木柱、横梁等依旧结实,能感受到当年修建时工匠的用心。虽然院内空旷幽静,只留下或圆形或方形的石桌、厨房里数口大灶,但依然能想象这里曾经的热闹。据说,院子过去还种有两株百年桂花树,金秋时节,丹桂香飘十里。“不过,当年的桂花树早已不见踪迹,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在原来的位置上新栽的。”宋玉霞说。

美的东西始终会被人发现。

近两年来,宋氏宗祠成为不少摄影发烧友的拍摄对象。特别是春天,当宋氏宗祠外的油菜花盛开,这里便会迎来不少摄影师和游客前来“打卡”。“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微电影的拍摄剧组在这儿取景,我们非常期待通过影片展现宋氏宗祠的魅力。”对宋氏宗祠得到的关注,宋玉霞觉得非常高兴。

近年来,市中区水口镇也牢牢把握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花为媒,着力打造乐山“城市后花园”。未来,在水口镇百亩黄花风铃木、千亩平原油菜花的映衬下,宋氏宗祠将会迎来更多的探访者,让悠长的宗族故事历久弥新。

新闻推荐

以后 谁来种地?这场大会讨论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田间的信息,人不用到现场也可以实时获得;用无人机去给农作物喷药,只需要在有病虫的地方喷洒农药,在无病虫的地方不喷洒农药…...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