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不惧阴雨绵绵 烘干服务力保丰收不伤农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9-18 06:52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2015年收秋期间阴雨绵绵,崇州一位转行种粮的老板指着堆在湿漉漉地板上开始发芽的稻谷告诉记者:“打麻将输了钱不心疼,眼看着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水稻发霉、发芽,心疼啊。”彼时,崇州虽然开始建大规模烘干仓储中心,但刚起步,远远不够用,排队等烘干的打起堆堆。

9月15日,在首届川西秋收文化旅游节上,崇州市第20个烘干点富民烘干中心获得授牌,至此,崇州市已有20个标准化烘干仓储中心。“每个烘干仓储中心可解决一万亩水稻的烘干任务。”崇州市农技综合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波说。

产前、产中到产后社会服务全覆盖

崇州市锦江乡的沈毅做肥料、农药等农资批发,今年试水种植,承包了300亩水稻。7-8月阳光好,水稻丰收在望,全机械化种植都能达到1300斤/亩。到要收割时,天气又和2015年那般阴雨绵绵。好在沈毅提前做了考虑,自己投资600万元,政府补贴150万元,建起了烘干中心。“有6台机子,一天总共能烘干200吨。”沈毅正介绍时,收到一条短信,提醒他150万元的补贴到账了,他更加喜不自胜。

除了烘干自家的,烘干中心还可代烘干其他种植户、合作社的水稻,利润大概180元/吨。20家中,唯有沈毅一家是公司运营,其余19家均成立了合作社,刘波介绍,合作社的粮食产销和烘干仓储服务费各占收入的一半。

“仓储服务,是因为9月水稻大规模上市时,价格最低。通过适当收储、错时销售,价格至少能提高10%左右。”刘波说,目前,这20家烘干仓储中心能够同时储存4000亩稻田的2000吨水稻。

稻谷不落地好米“自然”来

“以往,我们的重点在产前、产中的机耕、机播、机插,现在这条社会化服务链延伸到了产后的烘干、仓储乃至加工、销售。”刘波说,“稻虾藕遇”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崇州市隆兴镇的青桥烘干仓储中心等20家合作社与成都西蜀粮仓公司进行合股联营,带动当地优质粮油产业发展。稻谷来自不用农药、化肥的“稻鱼混养”田;烘干后直接加工成大米,然后包装贴标,上市销售。

“以往的稻谷,晒干或烘干后就放置起来,几时需要几时拿出来加工。而我们的米,从稻秆上到包装袋,全程稻谷不落地,避免了石头、灰尘的二次污染。打造的 ‘稻虾藕遇\’公共品牌,大米最低售价都是5.8元/斤,是普通米价格的2倍多。”刘波说,今年的“稻香杯”四川好米评选将于不久后在崇州启动,争取借此机会再提高该品牌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以前是种原粮、卖原粮,利润薄、风险大,现在要建优质粮油产业园和生态圈,掌握市场话语权。这也是当地能吸引沈毅这样的老板转型的关键砝码,“可入股西蜀粮仓,也可自己加工。‘稻虾藕遇\’是公共品牌,只要你品质达标了,都可以用。”刘波说。

但目前来说,“稻鱼混养”的规模仍不大。刘波说,出产的 “稻虾藕遇”仅4000吨,仅占崇州水稻的2%;“稻鱼混养”的面积占比为6%左右。优质米在数量、质量上都有较大提升空间。崇州锦江乡副乡长罗建强介绍,该乡4000亩水稻,今年完成了小田改大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明年将把“稻田养鱼”的面积从1000亩扩至1500-2000亩,提高无公害绿色水稻的比例。

目前已有一些企业有意投资基地建设,打造粮油冷链物流。刘波说,通过这些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带动合作社把蛋糕做大,实现原粮、原米向有品牌的水稻、有故事的大米转变。

新闻推荐

成都市教育局集中表彰一批优秀的“引路人”(一) 树师德,铸师魂 彰显成都教师风采

按照教育部通知,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好学生引路人”,旨在彰显教师在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作用。同样,在第3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成都市教育局集中表彰了一批优秀的“引路人”。在此,成...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