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公益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程志立摄图书馆成为市民丰富知识的好去处鸣清摄●崇州市社科联严松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贯穿全会《决定》的鲜明主线。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奋力创新,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一、正确理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决定》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文化的双重属性确定了文化发展的双重任务,理清了“事业”与“产业”,“公益性”与“经营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决定》根据文化的双重属性,提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二分法”思路,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理清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即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深化文化的改革与发展,决不是把所有文化都推向市场。“文化产业”归市场,就应明确其“经营性”,不能再让其赖在政府的怀抱里,而应将其推向市场,让市场对其优胜劣汰。“文化事业”应收归政府,理应确保其“公益性”,由政府大力扶持,财政充分保障,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因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是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的人民共建共享的制度保障;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但是,无论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都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各级政府“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1、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公益文化,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要发展公益文化,首先就要抓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就要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规划社会建设时,大力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财政要给予充分支持和强力保障。
目前,我们社会的文化设施建设大大落后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过去,我们虽然提出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表现为一手硬,一手软,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被落下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拿出过去抓经济建设的那股狠劲来抓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进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除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在每年重要节日定期举办大型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挥社会群团组织的作用,让它们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更要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各类文体活动,鼓励群众创建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阵地,支持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演活动。
保障文化民生,需要政府主动提供,也需要百姓自发参与和创造。因为文化有根,根在民间,根在创造。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善于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谁,依靠谁,是我们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怎样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如何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交出的答卷,答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具体体现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目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一元统领多元,以主旋律引领多样化。文化的根本价值和功能在于引领而不是迎合。现在有不少文化产品为了迎合受众,不恰当地追求作品的“观赏性”(娱乐性),降低了精神价值标准,这是十分错误的。
2、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一个文化要立起来强起来,必须有凝结和贯穿其中的最深层内核,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沃土之中,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和主导。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
3、不能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
过去我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也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都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担心,地方政府在文化强国工作中会不会出现抓“产业”的手很硬,抓“事业”的手很软,这样的错误切记不能再犯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一项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执行。我们绝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忘掉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呼吁: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文化建设工作中,不能重文化产业轻文化事业,更不能以文化产业挤占、甚至替代文化事业!
4、“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不能“经贸有戏,文化没戏”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是现代经济与文化对接的一种新形式。把文化当作发展经济的手段,利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本地区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物产优势,再通过经贸洽谈签约,将当地的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文化可以附着在产品上,产品也可以承载文化。比如说光碟、书籍,它们本身不是文化,而是文化的载体;它们是商品,是承载了文化的商品,它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们叫它“文化产品”。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化产业化”就是通过文化这个平台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渗透文化。
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文有删节)
新闻推荐
三环教学公开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蜀城中学的初中部学生很幸福,他们的老师不仅资历深厚,更是尽心尽职,用智慧与汗水渲染出初中部的风采。该校初中部的教学质量在崇州市名列前茅...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