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沉睡”的农村资产 探寻乡村振兴路上,公共空间治理的“石弓密码”

亳州晚报 2021-11-18 09:05 大字

[摘要]——探寻乡村振兴路上,公共空间治理的“石弓密码”

石弓镇境内的包河整治后风景宜人于张村河岸西侧清理出25米宽的公共空间道路修好后整理路边沟,准备补栽树木

全面激活农村的资源、要素、主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但在亳州乃至皖北地区,却有不少农村资源资产长期闲置或低效利用。如何才能让“沉睡”的农村生产要素动起来、活起来?

位于亳州市涡阳县东北部的偏远乡镇石弓镇,自从被列为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试点乡镇后,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发生了美丽的“蝶变”。同时,该镇唤醒“沉睡资产”的成功实践也为全省尤其是皖北地区,发挥了借鉴和示范作用。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涡阳县石弓镇,探寻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石弓密码”。

率先实践激活“沉睡资产”

走进石弓镇,一条条干净平整的柏油路直通村组,一棵棵树苗生机盎然,一条条河沟内可见鱼儿嬉戏,沟边、河岸到处是工人和机器如火如荼工作的场景。

“我们现在主要是对前期已经治理好的大中沟进行进一步整改,为下一步补栽苗木做准备。”石弓镇人大副主席张爱民说。

张爱民参与了石弓镇公共空间治理的全部工作,公共空间治理带给石弓镇的每一个点滴变化都让他欣喜不已。

2019年11月,涡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涡阳县农村公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石弓镇率先行动起来,依据1994年土地承包政策为法律基础,把“三荒(山坡荒地、荒滩河滩、荒地)四边(河沟边、地边、塘边、路边)”和占用集体空间的土地、房屋和公共设施作为重点清理对象。首先就从治理公路公共空间开始。

“很多道路两边的沟都被村民挖路肩上的土填平了,用来种庄稼,原来加上路肩6米多的路,后来变得还有三米五,路边的树也被村民破坏了。”张爱民说。

这些土地已被占20余年,收回谈何容易?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才能干成事干好事。镇里动员所有村干部说服各村乡贤,让有威望的村民先归还把侵占的土地,并让他们参与到公共空间划地界、量地边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群众算好“政策账”和“经济账”。

“我们一条路一条路地治理,村民归还土地后,我们就重新挖沟,将村民土地与集体土地用沟隔开,对沟以外的集体土地拓宽道路,路基由原来不足6米,扩展到12.5米。”张爱民说,4个月的时间,镇里就清理出公路公共空间近40公里。看到治理好的道路宽阔了,出行方便了,一些村民的思想也转变了,对公共空间治理行动的态度,从之前的抵触变成拥护。

河岸滩涂“变身”湿地公园

石弓镇境内有座石弓山,当地百姓的“母亲河”——包河自西向东盘绕曲行。青山绿水间,小路蜿蜒数里,柳树随风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出荡漾的倒影。走在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

但就在一年多前,包河岸边却是另一番情景。“过去河坝全部被附近村民侵占,违规建起了房屋、牛棚、猪圈,河岸边到处是垃圾,河水也被污染了。”张爱民说。

拆除乱占乱建、清理垃圾积垢、清除岸边杂草……2020年3月,通过前期调查走访、实地听取民意,结合人文历史景观保护,石弓镇组织专组专班开始对包河水质及两岸环境进行“整容手术”。

“现在环境好太多了,过去抗旱的机器都进不去。”石弓镇东关社区村民张友良也曾将河岸边一块土地种上了庄稼,得知村里要修沿河路,毫不犹豫地归还了土地。

西关村村民罗运峰就没有那么“大方”了,他在包河岸边建有四间老房子。东关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文鸿与他是亲戚,“哪把钥匙开哪把锁”,镇里动员张文鸿前去做工作。经过耐心劝解,罗运峰家的违建第二天就进行了拆除。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包河岸边拆除了100余处违建,清理整治河岸2.5公里,清理河道公共空间620亩。

昔日滩涂地,今日杨柳依,目前这片湿地已申报省级湿地公园。包河岸边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有仙人巷、万保泉、遗履桥等十余处文化遗产、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下一步石弓镇将把空间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规划建设沿包河文化旅游观光带,带动本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闲置资产成为增收“活水”

抓好公共空间治理,不仅是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要求,也是拓展村级集体增收渠道的有效手段。

两年来,石弓镇共清理出公共空间4300余亩,其中林地2000余亩,河道滩地及大中沟沟坝2300亩。所清理整治出的集体土地主要用于栽植乡土树种和景观树,并实行“一路一景”,.所种植的树木花草全部移交给村级管护,收入归村集体所有。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石弓镇总计栽植树木近11万株,其中2021年栽植树木4.8万株。

在公共空间治理行动过程中,就连石弓镇最偏远的乡村——山后村也尝到了“甜头”。2020年4月份和12月份,山后村在清理出来的313亩土地上,共计栽植了6300棵美国红枫、高杆女贞等景观树种,预计未来15年,这些树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近300万元收入。此外,山后村还清理出了60多亩水面、8.6亩水塘,并在村部3处建设用地重新改建了新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健身广场,落实了公墓地,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筑巢引凤来。公共空间治理的成效还让石弓镇争取到了省级公路提升项目。镇政府投资约8000万元,对18公里治理完成的省级乡道和7公里旅游路进行了提升,修建了“白加黑”沥青路面。

公共空间治理好后,如何管理也很重要。为此,石弓镇制定了月、周检查,日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重点围绕河道生活垃圾清理、打捞河面漂浮物、路肩整修、树木管护等方面,有效巩固了公共空间治理的成果。

“石弓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石弓镇对空间治理的成功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模式,吸引了涡阳县各乡镇前来“取经”,甚至阜阳市滁州市等周边地市也派人来学习经验。同时,石弓镇的做法也引起了安徽省有关部门的关注。

2020年8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政改处、经管站组织人员前往涡阳县对清理农村公共空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调研,重点走访了石弓镇。调查报告中写道:“皖北地区资源禀赋相对匮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受到较多制约。涡阳县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清理整治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一项创新之举,是推进‘两改革一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人居环境、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尝试,对于全省特别是皖北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石弓镇的公共空间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为全县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作出了示范。”涡阳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永立告诉记者,目前涡阳县各乡镇的空间治理大行动也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主要对公路、水体、林业、资产、资源公共空间及集体资金等6个方面进行“全域式”清理。

如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已成为开启涡阳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的“金钥匙”,成为建设美丽家园、推进生态文明、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记者曾莹莹李明见习记者丁圆文/图)

新闻推荐

农网建设提速

11月10日,在涡阳县丹城镇小高村,电力工程建设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农网新建工程建设。立冬过后,气温下降,涡阳县居民冬季用电负荷...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