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商贸: “小上海”与“大蚌埠”
东海大道商圈已成为市民休闲购物新的打卡地。阅读提示
蚌埠兴起于交通,发展于商贸。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贯通后,蚌埠开埠,人口骤增,商埠初成,商贸启蒙。此后,铁路和淮河第一大港双双制造了蚌埠商业的繁荣——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蚌埠全埠商贸经营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皖北著名的商贸重镇,沿淮一带盐粮、农副土特产均在此集散。解放后,蚌埠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商贸得以更快发展,上世纪50年代即形成社会主义商贸体系,被坊间誉为“小上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对流通体制的改革,各类商品交易更加活跃,当时的商贸活动对支持蚌埠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十多年,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商贸经营规模扩大。1995年,蚌埠开始统计对外贸易进口额,到199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随着社会购买力的持续转旺和商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如何持续提升商贸重镇影响力成为蚌埠筑梦“三地一区”两中心的落点和伏笔。相继登上历史舞台的各大商圈,自此接受了一轮又一轮市场洗礼。
·盐粮互市·
【典型回访】
打卡地:新船塘社区
位于禹会区纬四街道的新船塘社区,如今只是蚌埠众多社区中平平无奇的一个,承担着所有社区该有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但是,提起“新船塘”名称的由来,社区里的老人很有话说。
小时候跟随祖辈要饭来到蚌埠、成年后随家人租住在纬四路附近、如今一直居住在新船塘小区的汝老爷子,身边一直珍藏着一本家族相册集。尽管年过耄耋、两眼昏花,他仍视作珍宝。
翻开泛黄的相册,父亲带着哥哥在一处粮站前称重的留影,看起来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他说,那是他们汝家当时摆脱乞讨命运、实现自力更生的重要转折,也是他们一家后来成为布贩的思想启蒙。
他的记忆里,始终留有父亲对他说的“想吃饭、来蚌埠”的声音。因为父亲曾经告诉少不更事的他,蚌埠做大买卖的人多,只要有力气就能找到活干、吃上饱饭。他的父亲就凭借帮人卸粮、运粮、装车,“干完这家干那家”,卖苦力养活了一家好几口人。直至他自己成年后,说服父亲和他一起在火车站附近倒卖起布匹,一家人才真正在蚌埠站稳脚跟,安居乐业。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津浦铁路通车后,蚌埠淮河南岸因设有火车站,又加港口扩建,商业贸易日趋活跃。倪嗣冲驻蚌后,利用权势变更“淮盐引岸”,将原设宿县的皖北盐务局移入蚌埠,规定运销皖北的食盐必须到蚌埠完税、定价方可运销。淮河上游涡阳、颍上、亳县、蒙城、阜阳、寿县、霍邱、凤台、六安及豫东固始、息县等地的粮食及土特产,多通过淮河舟运至蚌,再转火车分送南北。淮河下游食盐运至蚌埠,再分销上游各县。南京、天津的京广杂货,也由火车运至蚌埠后由粮商带回淮河上游。
1920年代初,蚌埠淮河南岸新老船塘竣工,并在老船塘附近建起公记堆栈,使货物吞吐量大增。因商业的迅猛发展,在蚌开业的银行、钱庄也有20多家,为商业经营提供金融服务。到1930年代初,全埠商贸经营发展到鼎盛时期,蚌埠不仅是皖北农副产品集散地,也是津沪一带工业品的转销地。
资料显示,1920年,全埠有48个商业行业,仅盐粮交易一项,全年就达50多万吨。到1924年,蚌埠人口发展到10余万,居民25000多户,其中注册商户4443户,占总户数的17.8%。商埠以物资中转为主,并以盐粮集散为大宗,物资集散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70%左右。除此之外,消费性商业也很兴盛:当时蚌埠著名的菜馆就有20多家、较大旅社30余家。
【人物讲述】
郭学东(安徽文史馆馆员、《蚌埠城市史话》编者)
地处怀远、凤阳、灵璧交界地的蚌埠,在未开埠前曾是“三不管”地带,私盐多集散于此,形成了一条商业街。1911年前后,粮行开始在蚌埠出现,外埠粮商竞相来到蚌埠,比如1909年施家洼开小磨坊做面粉生意的施敬文,1912年改营米业,开设“玉兴号”,成为蚌埠最早的粮行;筑路民工杨保全,也在盐巷孜对面摆设米匾买卖粮食。
总的来说,“淮盐引岸”在蚌埠很快形成盐粮互市,迅速把蚌埠变成淮河流域的中心地、千里淮河第一港,皖北、皖西、河南东部、苏北西部同时成为这个中心地的辐射圈。1919年新建的新船塘,经过使用后,又把开埠初期的盐粮市场,从仅有的一条老大街的规模,迅速向西延伸,至1934年,全埠以经一路为中心,粮行一度发展到120家,加上老大街50多家粮坊,日成交量达200多万市斤。当时蚌埠的盐粮贸易额一度超过古城安庆、米市芜湖,跃居全皖之首。
可以说,当年的新船塘堪称“聚宝盆”,是盐粮大宗商贸交易的市场,“河下行”的粮船首尾相连,客户乘小船直接登船看样打包。
·商贸重镇·
【典型回访】
打卡地:二马路
位于凤阳西路,东起交通路口,西至升平街口,全长1800米的二马路,曾经是蚌埠商贸地位的“代言人”。
再一次走近它,换上新颜的二马路,已经让人想象不出上世纪30年代“京广洋货”在这里集散、返销各地的热闹场景,也看不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商品“批零通吃”的繁盛景象。但是,曾经在这个市场做过30多年小商品批发生意的个体工商户陈宝玉,依然可以轻松讲述盛极一时的二马路“以路为市”的那个年代。
“一车货还没到店门口,就被抢购一空,根本不愁卖不出去,甚至有时压根不用自己亲自卸货。”陈宝玉回忆,那些年,来自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省市的200多名个体商贩,源源不断地引进各类适销对路的商品在二马路营销。豫东、鲁西、苏北,特别是皖北毗邻县区的农村商贩,每天都来二马路进货,很多都是下了火车就直奔二马路,抢完货再坐火车回去。他说,那时市场内流传一句话:“买不到的,到二马路都能买到;卖不掉的,到二马路都能卖掉!”
2013年,为响应政府“划行归市”号召,这里的商铺除部分搬到别处外,大多统一迁至位于淮上区的中恒义乌国际商贸城内,总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的义乌商贸城,自开业运营以来,已入驻企业4500余户,日均客流量超过12万人次,交易额逾100亿元。自此,影响一个时代的二马路市场退出历史舞台。
【史料数说】
《蚌埠市志》记载,二马路初名二道街,津浦铁路通车后,百货棉布业多集中于此。到1920年代初已有商号10多家,市场初成。之后,该市场商号不断增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到1948年,先后开设过的百货商号70家、棉布商号36家、文具商店35家、钟表商店17家、杂货商号50家,总计达200多家,成为盛极一时的商业街。
1979年,二马路西段被辟为小商品市场,至1985年,该市场沿街设摊点411个、商店110多家,共经营商品10大类500多种,成为闻名安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2005年,年商品交易额约1亿元。
《蚌埠城市史话》也记载:自浙江人1927年在二马路开办天成公司始,蚌埠的百货业以商品齐全、规模宏大而冠绝皖北,其经营范围涵盖皖北各县,与盐、粮等业呈鼎足之势。曾被皖北和蚌埠人夸耀的“中国有上海,蚌埠为下海”,所指正是二马路“京广洋货”市场。
【人物讲述】
高绪国(有40年商业、商务部门工作经历)
1982年学校一毕业我就被分配到当时的蚌埠市商业局工作,至今已经在商务系统工作40个年头。这么多年一路见证、一路感慨,蚌埠商贸业的繁荣与式微,全部尽收眼底。
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蚌埠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当时特殊的卖方市场优势,把繁荣时期的二马路市场送上了全国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第二把交椅,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义乌甚至组团慕名来访。如今,“二马路”三个字对蚌埠人来说,早已经不是一个路名、一个市场名,而是已经成为蚌埠的历史品牌和文化符号。
到上世纪90年代,短短几年间,淮河路就成长为全省闻名的“商厦之都”。除了65米高的物资大厦,裕华、安德、华侨、新百大、金山、百惠、新世纪、台湾城、图书城等一批商业大厦,纷纷落子这条路。这条路与周边的凤阳路(二马路市场)及相邻街区共同组成淮河路商圈,成为那个年代蚌埠最强商业中心。
·商圈迭出·
【典型回访】
打卡地:东海大道商圈
一个商圈能繁荣一座城市,更能改变一座城市。对于蚌埠来说,新崛起的东海大道商圈,在淮河路商圈、文化广场商圈之后,又将城市的商业版图往南延伸了几公里。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万达广场(蚌山店)地下车库的东西两个出入口,往往被堵得纹丝不动。一些社会教育机构会选择这个时间租用一楼中庭开展推广活动,部分运动器械或皮草商家会选择利用中庭展销商品,更多的是人们选择来这里逛商场、买东西、看电影和吃吃喝喝。
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一公里开外的蚌埠银泰城。这里的餐饮区模拟室外场景搭建,让就餐的人毫无拘束感。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开放式真冰场,更是满足了溜冰爱好者一年四季都能溜真冰的需求。
满满的人气带来财气,让入驻的商家笑得很开心。银泰城一楼某运动品牌店长高雨婷在盘点“五一”假期的销售业绩时发现,短短5天成交4040单、销售额74.3万元,做到了全省上百家品牌单店的NO·1。
【史料数说】
《蚌埠日报》报道,进入21世纪,随着零售业全面对外放开,外埠商业资本进入蚌埠市场几乎不设“门槛”。最近几年,埠外商业企业携带丰厚的资本进入蚌埠市场,已经势不可挡。具体到百货零售领域,以下事件值得一提———
2003年,合肥百货大楼集团将蚌埠百货大楼有限公司整体并购,开启了外埠资本进军蚌埠百货市场的序幕;2007年,法国家乐福集团进入蚌埠,家乐福蚌埠华夏店于当年1月16日开业;2013年12月,家乐福蚌埠万达店开业;2011年11月,安徽商之都蚌埠购物中心投入运营;2013年7月,蚌埠大润发(宝龙店)开业,同年11月,万达广场(蚌山店)开业;2016年12月,蚌埠银泰城盛大开业;2017年6月,蚌埠大润发(明珠店)开业;2019年12月,蚌埠吾悦广场开业;2020年1月,金鹏玖玖广场开业,同年7月,万达广场(淮上店)开业……这一张张商贸名片,成为一个个区域价值潜力的直接体现。
【人物讲述】
唐敏(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一个商圈的地区,只能在集镇和小城市之间摇摆;一个发展中的中等城市,应该拥有两个以上超大型商圈。并且,商圈规划和城市规划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融合的关系。
蚌埠自2004年区划调整以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区域日渐成熟,人口规模、经济规模都在扩大,因此,在率先成长成熟起来的淮河路商圈之外,形成淮河文化广场商圈、淮上区商圈、东海大道商圈、高铁商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些崛起的新商圈,不仅改变了蚌埠商业格局,也在悄然改变着蚌埠人的消费习惯。所以我们不断看到,具备现代城市生活功能的城市综合体纷纷入驻新商圈,接二连三地成为蚌埠人的消费新地标,甚至城市新名片。
·竞合共生·
【典型回访】
打卡地:华运超市(中心店)
位于淮河路西段的华运超市(中心店),是蚌埠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仓储型超级大卖场。20多年过去了,这里一直保持着高流量、满负荷的运营状态,每天都有小高峰出现,节假日更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除了这个中心店,华运集团还在市区布局了主力旗舰店以及一些社区便利店。总经理丁高柱表示,集团之所以能在电商冲击下一如既往地开疆拓土,躬耕实体店版图,一方面是因为20多年实体门店的线下消费群体培育,稳固了根基,另一方面是因为“15分钟生活圈”的社区消费需求,回应了关切。
同时,面对火爆的线上消费冲击,华运集团也没有听之任之。“我们也在采购销等环节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让客户既能够拥有实体店的选购体验、享受良好的售后服务,又能够通过线上下单实现无接触配送,坐在家里享受送货上门服务。”丁高柱说,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像华运集团一样的零售业企业“宝刀不老”的秘诀。
【史料数说】
《蚌埠统计年鉴》显示,蚌埠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117.62亿元一路飙升至2010年的275.74亿元、2015年的570.65亿元、2020年的1202.5亿元。这15年里,每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市商务和外事局发布的信息显示,全市网络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电商企业459家,网上销售额达31.4亿元,全年网上零售额500万元以上电商企业有92家,比上年净增23家,居全省第3位。今年1-2月份,这92家重点电商企业实现网络零售额3.1亿元,占全市网络零售额22%。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进入全省县(市、区)网络零售50强。
【人物讲述】
安永民(有10年市商务部门任职经历)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刚需类消费就开始向品质类消费转变。近些年,旅游、康养、汽车等品质类消费的比重逐年抬升,商业与文化、体育、会展、旅游等跨界融合的步伐也在逐年加快。
当互联网时代给电子商务带来机会窗口,线上线下牵手联姻、竞合共生又成为现代商业的典型发展模式,影响着今天商业格局的生成。
总的来说,体验消费、品质消费、便利消费正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蚌埠很多商业企业不等不靠、主动适应,沿着这条道路勇敢探索、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涡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情况开展为期14天的摸底排查工作。...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