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公厕换新颜 居民生活更“方便”

亳州晚报 2020-08-19 08:44 大字

新建的公共厕所“盆”栽蔬菜美化厕所环境

如厕方便居民舒心

提起公共厕所,很多人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便水横流污垢满地的场景。涡阳县滨河社区城关屠宰场家属院里的公共厕所曾经就是这样的公厕。2019年,该厕所经过改造后,不仅告别了脏乱差的历史,还迎来了两位母女“所长”,成了小区的“亮眼”之处。

“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有这么漂亮的厕所,瓷砖蹲坑,还有洗手池,卫生也好。”日前,一位刚刚“方便”出来的市民惊喜地说,他是来附近就餐的,由于餐馆没有厕所,老板指引他来到这里,“路两旁的房屋都很破旧,我走到半道都不想过来了。”

这位市民所说的公共厕所正是城关屠宰场家属院里的公厕,位于家属院的最里面,距离巷口有一两百米。小区建成已经30多年了,只有十几户人家,由于当时居民家里都没有厕所,大家“方便”全靠这个公厕。

记者在公厕外面看到,面积不大的公共场地摆满了各种盆栽蔬菜,占地小拎着就走,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美化了环境,也解决了吃菜问题。“原本我还担心占用了公共地点,没想到很多来上厕所的市民都夸我这个创意好。”“所长”郏云对记者说。

“不堪回首”的老厕所

郏云的母亲王景英今年73岁,已经在这里住了31年,也是第一任“所长”。王景英回忆说,以前的厕所是个“旱厕”,大小便排不出去,每次都是找人来清理,如果清理不及时,场面不敢想象,没人敢再进去。

王景英最怕的是下雨。由于老厕所年久失修,上面的石棉瓦已经破损不堪,变成了露天厕所。每次下雨,粪便就会流出厕所,这可苦了距离厕所只有几米的王景英一家人,“污水沿着墙根流进俺家。”王景英无奈地说。

除了污水,老厕所产生的臭味问题也让王景英和周边居民很头疼。为了缓解这些问题,王景英当起了公厕义务“保洁员”,经常与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维持公厕卫生,成了没有挂名的“所长”。

新厕所带来新生活

涡阳县城关街道创建办主任孙玲告诉记者,2019年城关街道对老旧小区等场所的公共厕所进行改造,均按A级标准打造,造价从5万元到10万元不等。去年,城关街道共改造了60个公共厕所,其中滨河社区有10座。

改造后的城关屠宰场家属院的一座小型水冲式公厕,有三个蹲坑和一个小便池。王景英被正式任命为“所长”,负责厕所的卫生保洁和障碍保修,每个月有600元的工资。今年,由于身体原因,王景英“退休”,她的女儿郏云接任成为新的“所长”。

“公厕比我家里的厕所都干净。”郏云笑着说,以前真不敢想象公厕会这么漂亮这么上档次,这说明城市越来越文明了。作为城市的一员,他们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了,生活越来越便利了。

(王常宇记者李鹏实习生王澳琪文/图)

新闻推荐

安徽新增14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

星报讯近日,安徽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新认定安徽省生物医药(合肥高新区)等14个专业商标品牌基地为安徽省专业商标...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