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干,黄土就能变成金” 涡阳县天静宫街道农民刘汉朝身残志坚,勇当脱贫路上带头人

亳州晚报 2020-05-11 08:02 大字

[摘要]涡阳县天静宫街道农民刘汉朝身残志坚,勇当脱贫路上带头人

本报讯5月6日,涡阳县天静宫街道桃花园种养家庭农场里,趁晴好天气,工人们正忙着果树管理。“水蜜桃喜欢通风透光,如这种背上枝背下枝都要疏掉,这样结的桃子又大又甜。”该家庭农场负责人刘汉朝,用手指着一棵挂满青果的桃树告诉笔者。

今年50多岁的刘汉朝,10多年前因一次意外事故腿部受伤,留下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当时,他家人多地少,收不抵支,极度贫困。2015年,刘汉朝被评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尽快脱贫,刘汉朝在镇和社区的帮扶下,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理无息小额贷款。他先后流转土地50多亩,并于2016年3月植树节创办了街道第一家种养家庭农场。4年来,刘汉朝进行水蜜桃种植,同时兼顾林下鸡鸭鹅等畜禽养殖。有付出就有回报,汗水让家庭农场花果飘香,鸡鸭肥硕,收益逐年提高。2018年,刘汉朝终于从贫困户中出列。“我身残志不残,只要干,黄土就能变成金。”刘汉朝说。

脱贫不止步,为扩大规模种养,刘汉朝又流转土地50多亩。目前,农场规模已达108亩,每年为本地安置就业40余人,带动贫困户10户11人增收致富,大多数贫困户已脱贫。农场里的水蜜桃能从6月一直卖到11月,加上林下养殖业的发展,刘汉朝年收入达70万元以上。

“20公分一个果,下步好套袋……”果园深处,刘汉朝一边检查,一边向工人手把手传授果树管理技术。据介绍,整个果园有大小果树4800多棵,其中一部分是大红杏、黑李子和冬枣,都是优质水果。

“我在农场里打工干活不累,既学会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每年收入1万多块钱。”贫困户刘任氏在桃树下边疏果疏枝边说,她丈夫患有多种疾病,自成为贫困户就在农场里打工。刘任氏把家中承包地流转给了刘汉朝的家庭农场,每年实现地租、工资双收入,两年后她家顺利脱贫。

工人黄侠早年因丈夫患重大疾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自从成为贫困户以来,黄侠家享受到“351”“180”等大病救助政策。“我家9亩多地流转给了农场,每亩租金1100元,加上工资收入,每年增收两万多。”黄侠说,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让她圆了脱贫梦。

脱贫不脱帮扶,去年刘汉朝的水蜜桃一度出现滞销,天静宫街道开展“农超对接活动”,与有关机关、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对接,鼓励和参与集中采购贫困户的农产品,为刘汉朝销售水蜜桃10万斤。

近年来,涡阳县深入实施消费扶贫和社会扶贫,以电商和农超对接等有效形式,着力解决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扶贫产品销路问题。“今年继续实施‘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的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推进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活动,让刘汉朝这样的家庭农场壮大发展,为稳产业稳就业、稳脱贫防返贫提供有力保障。”该街道主要负责人说。

(蒋庆章邓卜亭)

新闻推荐

店集镇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

本报讯涡阳县店集镇为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人员的作用,在建立健全公益性岗位监督管理机制、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岗位就...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