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辉山“晒”出幸福生活

亳州晚报 2019-10-18 08:19 大字

“晒秋节”上的党旗图案

“辉山,又火了!”自10月12日“晒秋节”开幕以来,前往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观赏的游客日渐增多,村民们自发用地里收获的玉米、红辣椒等庄稼拼出党旗、心形等图案,向游客传达丰收的喜悦和对祖国的热爱。如今的辉山村不仅是革命教育基地,也是乡村振兴的“模范村”。

丰收时节“晒”幸福

“今年的小辣椒长势很不错,你看我的辣椒长得像羊角一样大,看着很喜人。”10月15日下午,54岁的村民郝玉忠手里拿着几条通红的小辣椒向记者“炫耀”,他家获得了“大丰收”,庄稼收益很不错。

在郝玉忠家,处处能看到丰收的场景。郝玉忠是辉山村最早参与改造的农户之一,按照皖北民居风格改造,生活气息浓厚。郝玉忠抱着晾晒筐从院里走出来,放到菜园前面的三脚架上,筐里放着刚刚采摘的鲜辣椒。

“晒秋”,最初的含义是将刚刚收获的农作物和果实晒干以方便储存,久而久之演化为一种风俗习惯。郝玉忠除了在晾晒筐里“晒秋”,还在门楼下悬挂玉米、辣椒、大蒜的方式“晒秋”,红色、黄色的庄稼构成了他家最亮丽的景色。

不仅是郝玉忠家,辉山村的其他村民也自发参与到“晒秋”活动中。一位村民高兴地向游客招手,脸上露出喜悦。当游客们看到他“晒”的丝瓜和石榴时,纷纷移步上前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受到游客“肯定”,村民显得更加兴奋。

辉山村今年风调雨顺,“晒秋节”表达了村民丰收的喜悦,辉山村党委书记刘志峰难掩喜悦之情。亳州市今年少雨,但辉山村却连下几场及时雨,小麦和玉米长势旺盛,谷满穗饱,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是少见的“丰收年”。

“红色”印记随处见

辉山村的“晒秋节”就是不一样!这是游客们最多的评价。村民们用日常生活中的农作物摆出党旗、心形等图案,创设出与“红色”辉山相贴合的作品和图像,让游客在倍感亲切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创新和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洗礼。

在辉山村村口,村民用红色的辣椒和黄色的玉米拼出巨型“国旗”图案,红色的辣椒当背景,黄色的玉米组成五个五角星,巧妙地将“晒秋”与爱国结合起来,成为不少游客“打卡”点。再配上墙上“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标语,“红色”辉山的印象映入脑海。

“晒秋”之旅也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之旅。在一个农户院子中,村民用红色的辣椒拼成心形图案,图案两侧用黄色的玉米棒组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汉字,成为最受欢迎的图案之一,在这里合影的游客很多。

“70”数字图案、中国地图图案……在辉山村,类似的爱国主义图案随处可见,红色的辣椒、黄色的玉米棒和玉米粒、大豆、大蒜、南瓜……村民就地取材,用刚刚收获的庄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爱国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成为金秋时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远学金寨,近看辉山,把辉山打造成皖北革命教育基地,既要让村民参与进来,又要让村民从中得到实惠。”曹市镇党委副书记岳涛介绍说,辉山村组织“晒秋节”有利于增加“红色”旅游内涵,又能让村民通过“晒秋”的方式销售农产品,一举多得。

经济调整村民富

发展“红色”旅游最终目的是让辉山村村民富起来,经过几年的努力,辉山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年前,辉山村8300多亩土地全部是传统的农业种植,现在,辉山村围绕村庄发展了1000亩的“金果林”,起到了“经济林”和“旅游林”的双重效果。

“为了发展好‘金果林’,村里从村民手中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免费让种植能手使用三年,大大提高了农户和种植能手的积极性。”漫步在“金果林”,刘志峰望着地里的桃树、梨树仿佛看到了辉山村金灿灿的明天。

“林下经济”让“金果林”发展更有底气。“金果林”套种的红心红薯全身是宝,结出的红心红薯是烤红薯的理想品种,红薯茎可以当青菜炒着吃。“金果林”的地头有两个深坑,现在采摘的红薯茎打成包分层放到坑里,每层撒上盐,最后用土封存起来,可以长期保存。

一大片高粱与“金果林”遥相呼应,刘志峰介绍说,高粱是根据茅台和五粮液的要求按照订单模式种植的,一亩地高粱的产值达到1000多元,去掉半年的地租400块钱,预期的收益很不错。作为新型种植方式,高粱受到了很高的“关注”。

辉山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初显。今年夏天,辉山村成功举办了“荷花节”,吸引了周边县、市的游客前来观赏,“荷花节是辉山村近年来坚持旅游兴村结出的硕果,明年辉山村不仅要举办荷花节,还要举行桃花节,将‘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让辉山村成为全镇甚至全县乡村振兴的‘模范村’。”岳涛信心满满地说道。

(记者李鹏文/图)

新闻推荐

涡阳:多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近年来,涡阳县民营经济呈现健康较快发展态势,在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中,连续三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着力优化营商...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