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茅草屋 如今小洋楼 老王家的住房变迁:从“蜗居”到安居

亳州晚报 2019-10-09 08:15 大字

[摘要]老王家的住房变迁:从“蜗居”到安居

从茅草屋到小洋楼,王敬民(右)感慨没想到居住条件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住房不仅仅是容身之所,更是家的象征。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数百万亳州人陆续实现了从“蜗居”到安居、乐居的跨越。“我小时候住的都是茅草屋,哪能想到现在住楼房。”涡阳县杏园办事处居民王敬民说,他家住房的变迁,就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家庭生活的改善,也照出整个社会的进步。

5间茅草屋住10个人

“能住在这样的大房子里,以前哪敢想?”9月29日,在涡阳县星园街道办事处张瓦房村,坐在大儿子家的客厅里,70岁的村民老王感慨地说。老王叫王敬民,有三个儿子,家家都盖起了四层楼房。

48年前,老王结婚的时候,房子就成了大问题,他家只有5间茅草屋。

“我和俺媳妇分2间,他们住剩下的3间。”老王说,当时上有2位老人,还有1对姐妹和4个弟弟,也就说,8个人要挤在3间小屋里,“堂屋里也摆上了床,姐妹和兄弟的床用破布帘子挡着。家里都不敢留亲戚住,确实没地方。厨房是搭的一个小屋,下大雨的时候都没法做饭,屋里到处漏雨”。

那时,农村都还没有电风扇,天热时屋里待不住,大家都在晚上抱张凉席到室外凉爽之处,将它铺到地上当床睡,身上常被蚊子叮咬。“那时候没有电,家家点煤油灯,屋里墙上都是烟熏的黑印子。”老王说,相对于家里的其他成员,他们两口子能有2间房屋已经很不错了。

“不光是住得不好,吃得也不好,面条都吃不上。”老王的妻子张继英说,那时候大家的生活都不太好,相互也没有攀比之心。

没过几年,老王夫妻俩被迫从家里搬了出来,因为他的二兄弟要结婚了,那两间房子要当婚房用。

土坯房“进化”成楼房

老王的这套新房位于村西,是3间土坯房。

“是我们两口子自己动手盖起来的,盖了几个月时间。”老王说,那时候砖头比较少,也很贵,他们就自己用麦糠混着泥土摔制成大土坯,然后垒成墙,墙体外面糊上稀泥粘上去籽的高粱穗,防止墙体被雨打湿,“土坯房冬暖夏凉,那时候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房子了”。

住了不到10年的时间,土坯房在原址上改造成砖瓦房。到了2001年,老王在村南盖起了三间平房,因为他的大儿子王玉林到了结婚的年龄。那个年代,三间平房是结婚的“一般要求”。

老王有3个儿子和2个女儿。随着儿女们陆续成家,王敬民和老伴又搬到了村东如今的三间小瓦房里。

“三个儿子都盖起了楼房,让我们老两口轮流去住。”老王说,他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偶尔也去住住,更多时候还是和老伴住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三间瓦房里。

“让他们来住,他们总说不习惯。”王玉林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楼上好几个房间都空着,两位老人不愿意跟我们住,说是不习惯,其实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昔日盼“有房子”如今盼“好房子”

王玉林的这座4层小楼建于2012年,旁边的4层小楼是他三弟家的。

王玉林常年在外跑运输,每年能挣一二十万。因为身体承受不了长时间的驾驶,他今年在县城一家运输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已经成年,王玉林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房子操心,“现在在农村不论是打工还是干生意,只要踏实干,日子都过得不错,你看我们村好多家都盖起了楼房。不过,家里的房子盖得再好也没有用,下一辈年轻人肯定要在县城买房子”。

老王家住房的变迁是亳州市乃至全国成千上万农村家庭居住条件改善的缩影。和农村居民一样,城市居民的房子越买越大,小区环境越来越好,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此外,亳州市还千方百计保障特殊人群住有所居。贫困群众危房改造持续进行,公租房、廉租房让众多的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有了自己温暖的“小窝”。今年,亳州市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开工棚户区住房28224套。

“以前我们为房子发愁,那是因为没有住的地方,现在孩子为房子发愁,是想好上加好,不一样!”老王说,现在农村越来越好,他很希望孙子也能住在村里,这样能经常见到他们,“城里买的房子太小,家里住得更宽敞,反正现在有车,到县城只需一二十分钟”。

(记者蒋加磊实习生张倩文/图)

新闻推荐

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排查

本报讯连日来,涡阳县卫健委联合公安局治安大队、消防救援大队等对全县29家公立医院、14家民营医院、34家敬老院、4家医养...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