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办起“葡萄采摘节”

亳州晚报 2019-09-16 08:38 大字

“感谢大家今天来参加我办的‘葡萄采摘节’,恳请你们多品尝多宣传。我种植的这个葡萄属秋季晚熟优质产品,扶贫工作队给起了一个名字叫‘秋玉’。”近日,涡阳县涡南镇董楼村贫困户王鹏举办“葡萄采摘节”,随着他的介绍和宣布开始,数十名采摘者手提筐篮,很快没入了一片片绿叶丛中。

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一行行葡萄树下,男女老少穿梭其中。王鹏看着欢乐的采摘场景,心里也乐开了花。可是在几年前,王鹏家的日子不好过。当时,妻子冯永美患上骨肉瘤,为了给她治疗,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2017年12月,王鹏家被村里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医疗、教育、光伏等扶贫政策应享尽享。

因为需要照顾妻子,王鹏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在农村种地不是不挣钱,而是缺少方法、技术和资金,我是一个新时代青年,不能当一辈子贫困户。”王鹏说,他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筹资6万元,去年开始种植优质葡萄。由于王鹏吃苦耐劳和技术管理到位,加上风调雨顺,今年,王鹏的8亩葡萄全部挂果,成果率达到百分之百,喜获丰收。采摘节当天收入近万元。

“我们对村里的贫困户实行因户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工作队为王鹏申请特色种养补助金5000元,协调有关专家,在技术上帮扶他种植葡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李松涛说,王鹏种的这种优质葡萄每亩可产2000多斤,虽然产量少,但品质好,市场上卖到8块钱一斤,每亩能收入1.6万元。

“这葡萄起‘秋玉’的名真形象,你看它果形好看,皮亮色紫,就像秋天的玉石,我要拍个抖音宣传宣传。”采摘者谢艳红边采摘边赞叹,她一次摘了好几十斤带走。

“这个葡萄口感好,越吃越想吃,味道纯正,肯定好卖。”家住30里外的村民史伟说,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得知贫困户王鹏要办个人葡萄采摘节,他是第一个开车带着家人来到采摘现场的。“我刚才向王鹏请教了种植技术,好学不难,明年我也种植这种葡萄,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经济,脱贫致富。”

据了解,董楼村原来是一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精识别、重帮扶、强产业、树典型。破除“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经过几年来的精准帮扶,该村先后涌现出养殖大户董玉勤、史素英,种植大户赵成光和董林等示范典型,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7.9%降至1.1%,该村也于2016年出列。

“现在扶贫工作队正在广播电视和网上帮我宣传和销售葡萄,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幸福是奋斗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我今年年底一定要脱贫,明年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每年都举办葡萄采摘节,增加收入,成为村里的示范户,带动乡亲们发家致富奔小康。”王鹏说。

(蒋庆章)

新闻推荐

庆祝教师节 表彰先进

本报讯9月7日,涡阳县标里镇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对9类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勉...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