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理明伦巷

阜阳日报 2018-12-28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 徐风光/文 穆可亮/摄 从古商城中部往东,有一条东西长约四五百米的小巷子,和老阜阳人耳熟能详的光华街相交。如果不是坐落在巷子里的东城小学和巷口赫然悬挂着“明伦巷”的指示牌,这条古老的街巷并没有什么起眼之处。然而,几百年前,这里却是老阜阳城为数不多的教人尊孔敬贤、明人伦传儒道的场所。 明伦堂前明伦巷

12月25日傍晚,经过多次问询,记者才找到这条藏身闹市区的古老小巷。位于鼓楼街道办事处光华街社区的明伦巷,东西长不到500米,一会儿就走了好几个来回。

尽管古巷并不起眼,但是依靠光华街、古商城等阜城居民耳熟能详的街区,明伦巷却是承接东西、联通南北的重要通道。

往南可达颍河西路,和孝子街隔路相望;向东可到东城墙路,和老东关太平岗巷遥相呼应;朝西可到解放中路古商城,这个从有到无、由胜而衰的仿古建筑寄托着商户们重现辉煌的期待。往北可到人民路、鼓楼等老阜阳繁华所在,至今依然很热闹。

“这里,早些年相当热闹,很多学生都会到这里来读书。”世代生活于此的居民李俊山说,听老辈人口口相传,明伦巷至少应该有几百年历史了。小时候,这里的明伦堂是文化人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

阜阳市文史研究学者、北城小学退休教师周世忠对包括明伦巷在内的阜城老街巷颇有研究,他收录在《阜阳文史》的一篇文章对明伦巷有着详细的记载。

明伦巷曾有明伦堂一座,位于巷子北侧,和“文庙”是一个整体建筑群,文庙在前,明伦堂在后,中间隔条明伦巷。

文献记载显示,明伦堂占地40亩,是文庙的附属部分,里面有座两层楼的“尊经阁”,阁内藏有孔子的著作,家谱及七十二贤的著作,还珍藏有古代典籍。

在我国很多古城,明伦堂并不鲜见。这种多设于古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明伦”二字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对庙学合一的中国古代来说,各地的文庙不仅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也是当地的官办学校。当地的学子大多会在其中学习。

阜阳的明伦堂也不例外。至少在明清时期,明伦堂就是文人贤士聚众、讲学的地方,教育世人尊孔敬贤,明白人伦道理,知书达理。明、清时代管学务的“学台”常驻在明伦堂内。兴学育人传至今

时至今日,随意走访巷内居民,很多人都说不清明伦堂存在的具体时间,但大多知道这里是古代读书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当时是儒家活动场所,所学多是孔孟之道;后来,学习内容不断丰富,兴学育人的学风逐步养成。”年过八旬的居民康启顺说,和他同时长大的邻居大多都熟读四书五经,子孙也不乏本科硕士等高学历的。

小巷居民大多是巷内学校东城小学的毕业生,有的家庭三四辈人都曾在这所小学就读。知名度颇高的东城小学是在明伦堂旧址上兴造的。

民国初年(1912年),住在明伦堂的最后一任学台(清末督学使者)郭少儒先生是当时阜阳城的大儒之一,主持春秋祭孔大典,就由他负责。

郭少儒深受其父郭守身的影响,郭父曾在1904年创办聚星高等小学堂。于是,在郭少儒先生担任“学台”时,于1915年把明伦堂改建为明伦学堂,后又改称明伦初级小学堂。父子俩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兴学育人的做法,在当地传为美谈。

随着时代发展,1939年,明伦初级小学堂改名为东城小学,明伦堂的老建筑也被拆毁无存,明伦堂自此不复存在。经过多年发展,东城小学如今已成为阜城比较知名的小学之一。

“现在,每天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仿佛能看到几十年前学子们潜心苦读的场景。”康启顺说,从明伦堂到东城小学,尽管教育内容和形式发生了与时俱进的改变,但兴学育人的初衷一直没有改变。

距离东城小学50多米,是明伦巷和光华街的交口,这里是巷内为数不多的好位置。56岁的李存清在这里卖麻糊已有26年了。

“孙子能在东城小学上学,我很知足了。”李存清说,尽管来阜多年,但他一直没能买房子,也不是这里的户口,赶上好政策,在社区的帮助下,终于让孙子走进了东城小学。 诚信经营麻糊店

199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存清从老家涡阳来到阜阳,到姥爷、母亲居住的明伦巷,开始卖麻糊。

“最早的时候,是挑着担子在学校门口、街边卖。”李存清回忆说,后来,随着生意的发展,他在交叉路口租下一间门面,正式从街边摊登堂入室,做起了麻糊生意。

彼时,诸如韩京伯撒汤、田三卷馍和洪胡子枕头馍等阜阳特色小吃也都是在这段时间内登堂入室,做强做大做出品牌的。

“俺没那个想法,也没那个本事,但卖麻糊26年,养活了两个子女,如今孙子还在东城小学上学,我们很知足了。”李存清说,从老家来阜阳谋生的人不在少数,仅卖麻糊的就有很多家。如今,依然做麻糊生意的只有他一家了。

“在这个位置做生意,主要靠老主顾光顾。”李存清说,巷子里不少居民好几代人都喝过他家的麻糊。“26年了,不能说是老字号,但这条巷子里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麻糊店。所以,我们店铺连门牌都不用。”

这两年,随着年龄渐大,老李夫妇的身体大不如从前,老家的兄弟也来到店里帮忙,但选料、熬制,老李依然是亲自动手。

“一般早上4点起床,开始忙乎,到7点以后,上班的、送学生上学的老主顾会陆续上门,直到上午9点;中午依然会有顾客前来,傍晚的时候,会再次迎来一波食客高峰,一般是晚上8点左右卖完,洗洗涮涮弄好后快晚上10点了。”李存清说,26年来,他们每天重复着类似的生活节奏,平凡而知足。

老李的门店并不起眼,破旧的房屋,不少地方的墙皮已脱落;陈旧的桌子看上去也应该有很多年头了。地方不大,仅能放下四五张小矮桌子,人多的时候,老李会把桌子搬到门口。

“这段时间文明创建力度大,我们做生意的也要积极参与,注意环境卫生,讲究诚信经营,也不能把小桌子搬出去了。”李存清说,多年来做生意,他很珍惜顾客的信任和小店的生意,选料必须真,做的东西必须干净。

“几十年来,就好这一口。最喜欢他家麻糊,其他地方的喝不惯。”喝完麻糊的居民康启顺放下两枚硬币起身离开了。 古巷人家的生活

和麻糊店经营年头差不多的,还有学校东侧的烧饼撒汤店。记者采访当晚,天空飘起小雨,烧饼店老板早早歇业回家了。

小巷内,还有一些小商品店、水果店和玩具店,也都在收拾东西,准备打烊。“生意对象大多是学生家长、巷子里的居民。”李存清介绍说,整体收入一般,但干了一辈子的行当,现在如果不干了,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

在明伦巷西头和古商城相接的地方,有一家名叫“古城人家”的饭店,店内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看起来生意不错。

不宽的巷道两边并没有太多居民,巷子西部两侧有自建的民房,东部北侧是已建成投用的温州街,南侧是正在兴建的铂金国际广场。

由于过了放学时间,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巷子里行人不多。巷子里的居民说,除了上学、放学时间外,巷子里一直人不多,甚至有些冷清。

早些年,除了文人学士聚集于明伦堂外,在巷东段北侧,现在温州商业街的位置,曾有一处群众剧场,在那个没有电视和电脑、智能手机的年代,群众剧场是市民文化娱乐较为集中的活动场所。

小巷居民康启顺回忆说,群众剧场是1956年建成的,1971年后翻修,1983年改成了立体影院。据说,是当时阜阳城第一家立体影院。剧场建筑敦朴厚重,看起来很不错。

“有时唱戏,有时放电影,那时候很热闹。”居民说,当时的群众剧场每天都场场爆满,虽然有1000多个座位,但经常有人买“站票”。没过多久,阜阳城的电影院渐渐多了起来,人们的选择也多了,群众剧场就变得平淡无奇了。2008年,因为城市建设需要,群众剧场被拆迁了。如今,矗立在那里的已是焕然一新的楼房。

伴随着群众剧场消失的还有青石路、茅草房等,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和高大的楼房。

为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鼓楼街道办事处光华街社区对巷道统一整治,整洁清爽的道路,有序停放的车辆,粉刷一新的墙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颜值提升的同时,明伦巷的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各种文化标语随处可见。

尽管岁月洗礼,有了很多变迁,但明伦巷的巷名依然没变,明人伦的学风、育人的传统和诚实、友善的民风依然没变。

“还是老样子上,老李。”12月25日傍晚,三三两两的顾客来到李存清小店,或坐着或站着,喝一碗麻糊,吃几个锅贴,边吃边聊天,自然的像在自家吃饭,然后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

新闻推荐

中共芜湖市委组织部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刘见君,男,汉族,1972年2月出生,籍贯、出生地安徽涡阳,全日制大学学历、在职管理学硕士,中共党员,现任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