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排查入农户 八旬老人获赡养 □谢严成

亳州新报 2018-08-06 09:55 大字

作者和其他扶贫队成员(右一)在邓张氏老人家了解贫困情况

连续几日的高温,晒得大豆苗和玉米叶都弯下腰来,工作队按照镇里统一部署,走访采集“边缘户”信息工作也正在紧张开展着。

我上午走访了五户,都进行了登记建档。工作队下午继续进行走访,进了邓庄自然村拐了几道弯,突然发现村西边在一间低矮的简易房门口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颤颤巍巍地扶着一棵树正茫然地望着前面的田地。

我急忙走过去,询问老人:“老人家,你是住在这儿吗?”

“是啊。”老人回答。

“那你为什么住在这儿呢?”

“唉,我讲给你听听,给我评评理。”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老人名叫邓张氏,今年85岁了,儿子在外地打工,长年不回来,两个孙子,其中一个还是残疾,儿媳没什么文化,且婆媳关系紧张,多次因家庭琐事吵嘴。老人被迫独居在一个7平方米左右的低矮简易房里,自己住自己吃,自己的土地也全部给了儿子种,儿子每年只给老人500元钱和一些粮食。

了解清楚情况后,我立即打了电话给在杭州打工的老人的儿子,他是个典型的“妻管严”,一切都是老婆说了算。电话里我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宣传了政策,然后找到了老人的儿媳妇,询问了情况,和老人说的情况基本一致。

于是,我便耐心地教导起老人的儿媳:“你自己住着楼房,让老人住着小屋,邻居会怎么说你?老人已经85岁,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了。赡养老人是义务,是传统美德,何况你的儿媳现在正看着你对待老人的态度,你不怕等你老了,她也这样对待你吗?而且赡养老人已纳入法律范围,不尽赡养义务的人将受到法律强制措施——”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老人的儿媳终于答应晚饭前将老人接回来,并向我保证一定会像对待自己“亲妈”一样赡养。我说好,我会不时来你家看望老人和你,希望你做一个有德尽孝的典型!

看着老人露出舒心的笑容和儿媳愧疚的面容,我的心踏实了许多。

那我走了,去下一家!

明天我就会回来看望你们的,再见。

(作者系省法院驻陈大镇史韩村工作队扶贫专干)

新闻推荐

枪馆是否经过审批?

市民咨询:近日看到有人在宣传市区曹操公园对面,广齐城市广场三楼开设了一家铜锣湾枪馆,号称是皖北地区第一家真枪实弹的高端...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