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发展,贫困户变“老板”

亳州新报 2018-07-30 10:33 大字

今年,葛建武种植的土豆再获丰收

穷人变老板

记者见到葛建武夫妇时,他们正在田间忙着采收土豆。看着个头圆滚硕大的土豆一个个从泥土中翻滚出来,夫妻俩乐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葛建武和付翠平本是涡阳县西阳镇太平村一对因病不能负重的贫困家庭夫妻。2015年,夫妻俩利用原有种植经验,小规模发展土豆、蔬菜套种模式,当年便摘掉了穷帽。扩大种植规模后,夫妻俩又走上了学习新技术之路,并将学到的抱团发展模式搬到村里,带动当地另外六家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

7月27日下午,炎热难耐。葛建武手扶小型采挖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大颗大颗的汗珠顺着黝黑的皮肤滚落土中。机器过后,身后留下一条条浅浅的沟壑,裹着金黄色外衣的土豆瞬间从泥土中翻滚出来。葛建武的妻子付翠平和其他村民则各自忙着捡拾、装箱、运输等。

“我们都是当地的贫困户,常年在这里做工,葛建武和他媳妇是我们的老板。”正在忙着装箱的老人葛振华见记者走上前,主动介绍起自己来。“你不知道,他们以前和我们一样,也是贫困户,两口子脑子好使,敢干,不到一年就脱贫了。”葛振华继续说道。

2015年初,葛建武夫妻俩一个患上了肺结核,一个患上心脏病,俩孩子一个在外地当学徒,一个读初中。俩劳动力不能负重后,生活突然开始拮据起来。当年,他们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光靠政府也不是事。”葛建武说,他们家以前就有种土豆的经验,虽然夫妻俩不能干重活,但是可以雇人。他和妻子商量后,从当地的合作社学到了套种技术,将自家几亩土地全部种上了土豆、大葱、青菜等蔬菜。当年,葛建武的蔬菜喜获丰收,加上种植补贴,年收入达到2.5万余元。穷帽当年也被摘除。

农民变学生

尝到甜头的葛建武开始逐渐扩大种植规模,到今年,种植规模已扩展至37亩。种植品种也由单一的蔬菜种植扩展到果树种植。

摘掉穷帽后,葛建武夫妻时刻也会担心种植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这种想法让他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对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和妻子商量后,葛建武决定让妻子参加技能培训,学成后好回来传授给其他人。

“我年轻时上过几天学,会写几个字,于是学习的任务就落到我身上了。当了半辈子农民,没想到又做回了小学生。”付翠平说,她先是参加了当地合作社举行的两次培训,又参加了市里和县里组织的培训,后来还到外地实地考察学习过几次。每次培训,她都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仔细记,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现在都记了厚厚几本学习笔记了。

“桃树间距不能太近,4米乘3米合适,地块不能洼,有水排不出去……”在付翠平的学习笔记上,记者看到了包含这些文字在内的密密麻麻的内容。付翠平说,本子上的很多理论都应用到实际种植中去了,效果真的很好。

个人变团体

“更明显的变化是老板增多了,现在这37亩地可不止葛建武一个老板,还有我们另外六个呢!”一旁正忙着打包装运土豆的魏振先乐呵呵地说。原来,葛建武夫妻脱贫后,开始动员其他贫困户抱团发展,一起搞种植,共有包括魏振先在内的6家贫困户加入到了团体种植行列。

“这个抱团发展的想法是我到外地考察时学到的,这样做不但发展后劲足,还可以快速上规模。以前种得少,卖土豆都得拉到市场上等销售,现在都是坐在地头等买家来。”付翠平说。

“我是去年加入的,当时也是没办法了,儿子出车祸,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就听了他们两口子的劝说。看今年的收成,确实比我自己单枪匹马种强得多。照这样下去,离脱贫应该不远了!”魏振先说。(蒋庆章 记者 郭玉岩文/图)

新闻推荐

“一元公交”惠乡村

7月20日,涡阳县标里镇村民正在排队乘坐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据悉,今年以来,该县正式启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工作,分区域分线路...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