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蚌埠日报 2018-01-11 12:10 大字

守了近两个小时,面对这个一句话不说、双手残疾的流浪人员,陈乔云差点想要放弃继续询问,而此时流浪汉似乎有所动容,突然从喉咙里冒出几句话来。“彭小安、舅舅、涡阳、老母亲……”当一个个关键信息出现时,陈乔云激动地差点站了起来。可又怕吓着这名流浪人员,她赶忙稳住自己的心神,抓住机会再次和他唠家常,希望通过这些拼凑的信息,为这位流浪人员找到回家的路。

陈乔云是市救助管理站成人救助区的一名社会工作师,虽然进入这个行业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对如何与受助者交流、获得有用的信息,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平等尊重、耐心细心、心态平和”,这12个字被陈乔云写在记录簿上。她告诉记者,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受助者近距离接触,其中既有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人员,也有传染病人,但既然从事了这份工作,就要有心理准备,给予受助者同样的平等与尊重。“当直面交流给予受助者足够的信任与关爱时,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这位名叫彭小安的救助对象在和我结束谈话时,用他那没有手指头的双手向我作揖,此情此景,怎么不叫人动容。”

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每一个生活无着的困窘者得到救助,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良心和底线。那么,社会救助如何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对蚌埠市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九大提出‘统筹\’,是因为救助项目内部的整合以及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李华明表示,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份甄别力度,加强跨省联动寻亲工作,未来社会救助需要多方参与,携手理顺这其中的关系。

可喜的是,在具体救助中,一些理念已形成共识。比如,随着寻亲力度加大,蚌埠市公安机关固定了与救助站工作配合的对口警队,开通了救助站公安户口信息网,指派一名警员驻站,为流浪乞讨滞留人员寻亲提供方便和技术支持。通过使用DNA数据库比对、人脸识别技术等高科技,使得寻亲方式更加多元化。2017年以来,蚌埠市已成功为51名滞留人员找到了家人,是近3年来寻亲成功人数最多、难度最大、涉及地域最广、使用寻亲方式最多的一年。

据了解,目前市救助站与公安、城管、卫生计生等部门正在联合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通过组织开展对重点区域、夜间时段以及遇有极寒恶劣天气时的集中巡查救助,切实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多部门共同保障在蚌流浪乞讨人员顺利过冬。

新闻推荐

梦想在石头上开花

王志超正在打磨石狮子李锦文摄1一篇课文点燃雕刻梦记者蒋加磊在叮叮当当的凿击声中,一块青色大理石逐渐变成了一头惟妙惟肖的石狮子……在“石器之乡”涡阳县石弓镇,石弓石雕第四代传承人王志超坚...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