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构建食品安全“过滤网” 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亳州新报 2017-12-07 08:49 大字

本报讯  今年以来,亳州市加快基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阻击”不合格食品,努力构建食品安全“过滤网”,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1月24日,早晨七点,在涡阳县旺角好又多超市的食品快速检验室里,检测员吴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茼蒿25.74%,合格;大蒜7.92%,合格;另外两个莴笋和韭菜检测结果没有出来,第二批重新检测。”吴优跟同事报告检测结果。

“切碎样品、滴入缓冲试剂、摇晃均匀、吸取带有样品成分的溶液、滴入测试纸、放入农残速测仪。”吴优说,每种农产品都要经过这些复杂的程序才能准确地检测出农药残留的指数。

吴优介绍,检测员每天早上从仓库里面随机抽取15种蔬菜样品进行检测,然后把数据公布出来。早上八点,超市开始营业。检测员将每天检测的结果一份上传到食品安全监管平台,一份张贴到超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公示栏上对外公示,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建了这个检测室以后,每天都要把检测结果通过公示栏公示,同时通过电子显示屏显示,让老百姓能够看到近五天的检测结果,看到每个商品含的农药残留比例是否合格,让老百姓放心地购买。”涡阳县旺角好又多超市店总李东说,检测合格的产品会直接放到商品架子上,架子上贴上商品检测合格卡,如果有不合格的商品会就地销毁。

正在好又多超市买菜的涡阳县居民赵兵说:“现在超市里面设立了检测室,检测结果一目了然,让群众能吃上更加放心的蔬菜了。”

除了部分超市建有食品检测室外,一些农贸市场里也有食品检测室。位于涡阳县胜利路西城大市场的食品快检室去年10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快检室检测项目涉及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卤菜里的亚硝酸盐、肉制品有无瘦肉精等几十项内容。在检测人员的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每日抽检的蔬菜品种、摊位及摊主姓名。样品一旦不合格,可追根溯源。

“我们每天都到市场上随机抽检不同的农产品拿到检测室做检测,合格不合格由仪器说了算,检测结果及时公示。”涡阳县西城大市场食品快检室检测员马昆仑说。

涡阳县西城大市场商户马全坤告诉记者,检测员每天都来市场抽检,达标的货物才让卖,不合格不达标的东西不让卖,所以在进货时,商户们也是严格把关。

“吃的东西是否安全、健康,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事情,食品安全工程这项民生工程,对农产品在市场上进行最后的把关,保障了我们的饮食安全。”涡阳县居民尹建华满意地说。

今年以来,涡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早行动、积极部署,实施食品安全工程,投资180万元建立了5个食药所检验室和8个农贸市场快检室,率先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的建设从今年3月份开始启动,到10月份全部建成并且配齐检测人员,检测的培训也已经完成。10月底我们已经正式启动了各个民生工程项目点的检测任务,11月份开始,今年的检测室正常开展检测工作。”涡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股股长张勇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亳州市加大基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设,新建乡镇农产品安全快检系统125套,其中,蔬菜农残快检系统9套,畜牧快检系统47套,水产品快检系统45套,特色农产品快检系统24套。同时,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现已完成53家企业认证“三品一标”奖补工作。

(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涡阳“微信+服务”方便群众赢点赞

本报讯为满足群众信息需求,涡阳县创新思维,大力推行“微信+服务”,打造手机版“智慧涡阳”。只要你拥有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即可获取各种信息,让你真正体会“一机在手、办事不愁”的方便与快捷。2014年,...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