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涡阳“巾帼扶贫”行动助“半边天”脱贫

亳州新报 2017-11-29 10:01 大字

本报讯 日前,笔者在涡阳县龙山镇西山村刘翠翠饰品加工厂看到,十多位妇女围在一起有说有笑,手里在不停地编制着项链、手环、手镯、串花等饰品,面前的台面上摆满了橡皮筋、丝线、丝带、隔珠等多种饰品加工原材料。

“孩子小,走不开,在这儿干,既能照顾家里,也不少挣钱。”西山村村民白霜开心地告诉笔者,她每天能加工500条项(手)链,还不误照顾孩子上学。

“农闲时,她们就来这儿干,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家里离不开的,就把原材料拿回家干,啥事都不耽误,手快的一天能挣六七十元,慢的也能挣到三四十元。”加工厂负责人刘翠翠说,以前她和丈夫都在浙江义乌饰品加工企业打工,后来发现,家乡男劳力大多外出务工,除农忙外,在家的妇女大部分时间都没事儿干,而且非常适合做饰品加工,2010年2月,投资10多万元,在家办起饰品加工厂,与义乌等地饰品加工企业合作,搞订单加工,带动了乡邻脱贫致富。

目前,刘翠翠饰品加工厂年利润达30万元左右,其加工点已分布龙山、马店、青疃等周边10多个乡镇,带动上百名妇女在家就业,让她们不出家门就能打工,顾家挣钱两不误。

“小孩爸有病,孩子正在上学,都需要照顾,有时间就干,多少能挣点,比闲着强。”37岁的李素英说,今年元月份,丈夫王云彬突患脑梗,留下半身不遂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两个男孩,一个上村小学,一个在镇上读中学,村里对她家很照顾,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她一边照顾家庭,一边在做饰品加工,一天能挣几十块钱,加上贫困补贴,生活能过得去。

“扶贫先扶志,帮贫不帮懒。我们针对农村贫困妇女较多这一实际,实施了‘巾帼扶贫行动\’。通过教育引导,培树推广脱贫致富妇女典型,激发贫困妇女求富思变、实干兴家内生动力,同时把巾帼创办的实体作为贫困女性实训就业基地,通过辐射带动,让农村更多女性‘心中有想法、手中有技术\’走上了致富路。”涡阳县妇联主席袁红侠说,在“巾帼扶贫行动”中,县妇联充分发挥“联”的优势,落实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两个10万元”、“贫困妇女创业循环金”等扶贫政策,为巾帼创业就业做好服务。

目前,全县像刘翠翠一样返乡创业的女性就达100多位,涉及现代农业、特色种植养殖、饰品加工、家政服务等多个行业,带动了全县6000多贫困妇女就业脱贫。

(张伟宏)

新闻推荐

民生政策入脑入心

为让广大群众支持民生工程,提升民生工程的社会知晓度和满意度,今年以来,涡阳县高公镇认真部署,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宣传工作持久深入,宣传效果扎实有效。该镇成立民生工程宣传队伍,涉及部门及相关村居...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