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非遗“亳州琴书” 助力扶贫攻坚

亳州新报 2017-08-15 09:09 大字

本报讯 8月12日,亳州举办非遗技艺大展,本次活动共有面塑、二夹弦、五禽戏等12个非遗项目参加,其中一项“亳州琴书”跟亳州市的扶贫工作有密切联系。

当天下午,“亳州琴书”共完成了四场演出,有介绍亳州市中药发展的,有介绍亳州市文化底蕴的,还有宣传扶贫攻坚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朴实接地气。观众王先生说:“我从小就爱听琴书,当时听得都是一些老戏,今天听到跟亳州风土人情结合的新作品,我感觉很有意思。”

今年63岁的颜淑华是“亳州琴书”的传承人,当天,以她为中心的琴书表演队由三人组成,分别是二胡演奏者张浩林和京胡演奏者李心红。“琴书,听名字就知道是以琴为特色,这个琴是扬琴,再加上别的乐器,人数可多可少。”颜淑华说,“亳州琴书”原名“五马琴书”,发源于谯城区五马镇,三百多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张浩林是颜淑华的先生,本职是医生,受颜淑华的影响,逐渐喜欢上了琴书艺术,许多新作品都是出自他手。为了响应扶贫攻坚工程,他特意创作了新戏《老两口算账》。说起琴书与扶贫攻坚的关系,张浩林滔滔不绝。“戏里的老两口已经脱离了贫困,可是老婆还想要政府的贫困补助,老头劝说她不要给国家添麻烦,扶贫的钱要给最需要的人,这才叫精准扶贫。”张浩林说,“我的创作都是有事实根据的,戏里的事是我看到的听到的,这样才能打动人”。为了写这出戏,张浩林认真学习了有关扶贫工作的材料,深入基层亲身感受,花了近一个月才打磨出这个作品。

“我们这个三人小组现在与市梆剧团一起,在三县一区进行巡演,到目前为止已经演了十场了,下一站是涡阳县。”颜淑华介绍说。“扶贫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关心,我们当然要宣传,同时这也是传承琴书的一种方式。”张浩林说,琴书这项古老的技艺正在逐渐走向衰落,现在的年轻人很少听了,更别说沉下心来学了,现在从事琴书演唱的都是少数年龄偏大的老年爱好者,后继乏人。据了解,五马镇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琴书在各种场合、各个层面广为宣传积极推介,扶贫攻坚巡演也是传播琴书文化的一种方式。

“亳州琴书”正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有责任把‘亳州琴书\’传承下去,同时也很愿意为扶贫工程做点事。”颜淑华说。

(记者 魏军)

新闻推荐

涡阳:垃圾分类,美了农村环境

本报讯“前几个月,捡的垃圾能卖千把块钱,可现在不好拾了,大家都知道垃圾能卖钱,农药瓶、种子袋人家都不扔了……”日前,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68岁的村民孙侠说。今年4月份以来,涡阳县开始全面推行农村垃...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