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亳州模式”,育出双花并蒂开
亳州一中女子足球队的队员正在训练市体校的学生正在进行射击训练市体校的学生正在进行拳击基本训练
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备受关注。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真正做到体教融合?亳州市开创了体校建设与传统学校结合这一新的办学模式,做出了积极探索。
体教联合办学产生化学效应
3月22日,记者在市体校看到室内训练场内,跆拳道、拳击、武术、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训练着;一墙之隔的三十一中操场上,田径项目的运动员也正在紧张地进行训练。市体校与三十一中、第一小学联合办学,开创了体教融合的新模式。
“我每天放学后直接就来体校训练,特别方便,一点也不影响学习。”正在激光射击训练室参加训练的武唐一在第一小学读六年级,是体校招收的首批学员之一,学习激光射击刚刚一年,已经在全省比赛中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练习竞走的杨言旭在三十一中读九年级,他连校门都不用出,教练每天在学校操场上等着指导他们训练。“参加竞走训练快一年了,我不仅长高了,身体素质也比以前强多了。”杨言旭说。
“体校文化课教学由两所学校承担,学校体育项目的专业训练、参赛准备由体校承担。”市体校副校长张龙龙告诉记者,2021年市体校与三十一中、第一小学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互相选派人员挂任副校长,场地、器材、教育教学、业余训练等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促互补,共同推动文化、体育教学工作。学期期间,市体校场馆及体育器材设备向三十一中、第一小学免费开放使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三十一中、第一小学田径场向市体校免费开放使用;寒暑假期间,赛前集训时学校宿舍、田径场地由市体校用于训练。
体教融合离不开教练员的精心指导,为了充分调动教练员的带队积极性,市体校在教练员聘用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公开向社会采购市体校运动项目和训练服务,并出台文件,明确奖惩办法,“能者上,庸者下”。招聘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团队,其中有激光射击、武术套路等六个项目的全国冠军。目前体校共开设击剑、激光射击、体操、手球、武术套路、田径、拳击、游泳、跆拳道等9个体育运动项目,每个项目教练组都制定了长期训练目标和近期训练计划。
三十一中挂职市体校副校长李影说,联合办学后,体校多样的运动器材、专业的体育教练为体教融合提供了重要载体,助力三十一中附属幼儿园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手球特色学校。三十一中七八九年级各设立1个体育特长生班,体教融合不仅推动了体育技能进步、学生体质增强,而且促进了德技相长、齐头并进,发挥出“1+1>2”的化学效应。
“我们正在积极拓展这种体教融合模式,现在在三十三中、亳州学院附属学校等学校也开展了合作项目,由专业教练员到学校参与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开设体育特色课程,从而发现和培养更多体育后备人才。”张龙龙告诉记者,市体校建成投用后,不断加快体教融合步伐,积极调整项目布局,将体校本部作为赛前集训机构和业余训练中心,把三县一区21个青少年项目训练点作为“市校外训练点”,建立了以体校为龙头、县区为主干、训练单位为支撑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可以选项让学生动起来
“传球”“对,就这样踢”……3月30日下午,亳州一中操场上,学校女子足球队的姑娘们正在教练黄海的带领下,进行传球、带球绕杆等足球技巧训练,她们矫健的身姿奔跑在绿色的草坪上,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春寒料峭中,高强度的运动让队员们头上冒出点点汗珠。“我喜欢踢球,在球场上奔跑能释放压力,打门会让我特别有成就感。”结束训练后,高三学生张璐璐告诉记者,足球带给她很多乐趣,她从高一一进校就加入了足球队,多次参加全省比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希望今年能考上山东体育学院。
亳州一中体育组组长王国军介绍说,早在2015年,亳州一中就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不仅有男子、女子足球队,还成立了足球社团,定期举行校园足球文化活动等,学校足球队经常参加全市以及全省校园足球联赛、足球夏令营比赛等,已连续两年取得全省第四的好成绩。“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王国军说。
除了足球,亳州一中还根据学生需求开设了篮球、排球、乒乓球、跳绳等体育项目,进行选项教学,上体育课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项目,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高涨起来,确保了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除了文化学习,身体锻炼也非常重要。通过加强体育运动,近年来学生近视率明显下降,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有所上升的同时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亳州一中体育中心主任王影告诉记者,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配足配齐体育老师,就是想帮助学生在高中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一到两门运动技能,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今后的终身运动打下基础,培养习惯。
近年来,亳州市依托全国体育特色学校,大力推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改革,整合传统项目学校资源,保障学生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体教融合,推动学生健康快乐、阳光成长。
向专业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传统学校在抓文化学习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体育锻炼,体校在抓运动员训练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他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你这次小考成绩怎么样?”3月22日下午,在市体校激光射击训练室内,教练程文君在指导小运动员射击之前先询问他的学习成绩。“文化课学习不能放松,如果成绩再退步,就要停训了。”程文君再三叮嘱小运动员一定要认真学习。
张龙龙介绍说,小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是教练员的考核内容之一,每个教练都要及时了解小运动员在校学习情况,成绩退步者谈话提醒,连续成绩退步的暂停训练,文化课成绩提高后再恢复训练。“这一做法也打消了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参与市体校专业训练可能影响文化课成绩的顾虑。”
“自从练习激光射击后,老师和妈妈都说我比以前更专注更细心了,学习成绩也一直稳定在班级前十。”小运动员武唐一说。
送孩子过来参加体操训练的家长孙梦媛说,体校免费给孩子提供训练场地和训练机会非常好,参加体育运动多了,孩子明显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勇于尝试新事物了,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也少了。
体教融合发展模式促使亳州市竞技体育大爆发。亳州市充分发挥市体校龙头带动作用,依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资源,在三县一区布局青少年项目训练点,加强县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体育特长生、尖子生“雨后春笋”般涌现,亳州市向安徽省、国家体育专业队输送大量优秀人才,连续4年获得“安徽省优秀后备人才输送奖”。
校园里丰富的体育课程、升学过程中的体育考试、体育优秀人才的涌现……体育在“五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从家长到学校,正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亳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亳州市正在着手筹建“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计划将整合9所田径传统项目学校、3所手球传统项目学校资源,向安徽省、国家体育专业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下一步,亳州市将继续深入探索体校融合“亳州模式”,进一步丰富做法、探索经验,推进长足发展,实现竞技体育、教育教学双促进、双丰收。
(本报记者张珍/文张延林/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团中央召开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县级试点工作总结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验收评估。共青团谯城区委在会...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