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诈无处遁形 为市民守护“钱袋子”

亳州晚报 2022-02-23 09:04 大字

本报讯连日来,市公安局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先”的工作理念,深入打好“全警反诈、全民反诈”整体仗、系统仗、攻坚仗,通过集中攻坚,全市案件高发态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以“防”为先以“控”为上

市联席会议在原有36家成员单位的基础上,新增7家成员单位,切实形成防范治理合力。市联席办会同市委督查考核办派出专项督导组深入县、乡、村三级开展督导,形成问题清单通报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力促现行现改。

制定下发一系列机制措施,全面实行全市反诈工作机制化部署、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构建完善全市反诈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反诈质效。特别是针对外流人员犯罪严峻形势,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敦促非法滞留缅北的亳州籍人员限期回国返乡的通告》,全力将滞留缅北高危人员逼投劝返,消除风险。

在全市积极开展“无诈社区”创建工作,利用“村村通”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反电诈宣传;结合邻长制组织体系优势,联合市委组织部研究制定“5+1+N”反电诈宣传体系,推动全市片、组、邻长对本辖内群众网格化宣传,最大限度扩大宣传受众面,确保反诈氛围更浓厚更立体。

坚持把“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安装作为赢取反诈战略主动权的重点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千家万户访平安”活动等有利工作契机,坚持边推广、边宣传,面对面宣讲防骗知识、手把手指导安装使用。截至目前,全市“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人数突破109万人,相当于全市三分之一的15-59周岁的亳州人接种了“防骗疫苗”。

坚持将警情“拦截在案发前、劝阻在损失前、止损在报案前、挽损在破案前”,多波次、有节奏宣传造势,让反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力拉动了全市电诈发案数的大幅下降,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辖属高新区实现电诈“零发案”。

以“打”为要以“治”为本

聚焦电诈犯罪形势,深入开展“云剑”“断卡”“药都5号”等专项行动,紧盯大案要案、本地窝点、黑灰产业、涉诈“两卡”违法犯罪,持续重拳出击,全力抓人破案。去年,全市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732人、破获刑事案件2066起、挽回群众财产损失3853.18万元,同比分别上升46.69%、259.93%、381.65%,再刷历史新高。

成立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研究中心,立足中心以专班运作为牵引,凝聚强大合力,全市公安机关组建警种合成、手段集成的研判打击专班,八大商业银行、三大运营商常态进驻,技术支撑警种专人定岗,实现全资源整合、全手段集成、全数据共享,切实形成以专打专的工作格局。

推行全案侦查、境内快侦快打、境外取证打回流战法,围绕资金流信息流打开卡打取现,围绕网络流打金主打平台,围绕“断流”实现“从人到案”,做到精准研判、精准打击,全力深挖幕后“金主”和组织骨干,力求战果最大化。建立重大案件挂牌督办、领导领办机制,破获王小卫、韦龙被诈骗案等一系列部督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0余人,带破案件100余起。

为进一步提高源头管控质效,市联席办推动全市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探索建立风险防控模型,去年以来,各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核查高危号码电话共21.35万个,其中关停电话10.59万个,排查可疑银行账户13.14万个,采取处置措施3.36万个,有效阻遏了全市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的蔓延势头。

(记者赵琳琳通讯员皮啸枫)

新闻推荐

大杨镇推进“扫黄打非”工作

本报讯2月17日,谯城区大杨镇组织观看央视拍摄制作的系列专题报道《扫黄打非在行动》。通过集中观看,大家深入了解到当前“...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