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镇:“小菊花”开成乡村振兴“黄金花”
靳杰在采摘菊花
本报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产业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谯城区沙土镇,人们通过种植菊花带动菊花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
“你看我种的菊花可漂亮,这几天趁着天好我们正抓紧采摘呢,等烘干后,一亩地能卖万把块钱呢。”日前,在沙土镇沙土村一片菊花地里,村民靳杰一边采摘菊花一边高兴地说道。他种的是金丝皇菊,个大、味浓,是组合花茶中常用的原材料之一。
与靳杰种植的品种不同,同村村民梁振种植的是大板菊。
“刚摘下来的鲜菊花每公斤能卖8块钱,虽然今年夏季雨水量大,有所减产,但我这二亩半大板菊卖两万块钱也没问题。”梁振说。
据悉,梁振种植的大板菊又称黄山贡菊,属菊花中的“名贵”,不仅“长相”天生丽质、娇小可爱,而且“身价”也在众“菊”中高出一筹,每公斤干菊花能卖到120元以上。
2010年,梁振从中药材市场了解到,大板菊不仅市场需求量大,而且价格高,是个快速致富的好门路。于是,梁振特意到黄山市参观考察,并将大板菊品种成功引进家乡移植。“大板菊苗移植之后,和普通菊花在管理过程中没啥区别,也都是掐头、追肥、打药、除草等常规性管理,采摘之后不需要杀青就可以直接上炕,炕出来的菊花供不应求。”梁振说。
“2021年我已成立了梁振产业合作社。2022年,我准备再流转50亩土地种植大板菊,同时与有种植意愿的村民签订种销合同,由合作社提供菊花种苗、栽培和管理技术指导,村民只需要负责田间管理和成熟期采摘,让大板菊成为带领大家增收致富的幸福花,推动乡村振兴大发展。”今年大板菊的成功种植,也进一步增强了梁振继续扩大种植的信心。
菊花在谯城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古代还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具有治头风、清头目、安肠胃、清热解毒、延年益寿等功效,历年来一直保持着广阔的市场前景。2021年沙土镇菊花种植面积近万亩,从9月份起,北京菊、大板菊、亳菊和金丝菊先后进入采摘期,越来越多的花农正在品尝收获的喜悦。
围绕菊花种植,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烘炕菊花这个行业便是最直接的带动者。
记者来到沙土镇李大村,在村民李兰军的烘炕房里,他和1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湿菊花装炕、杀青、搬运,现场一片繁忙。
“2018年我投资约80万元建起了烘炕房,生意一直都不错,每年净利润在20余万元。2020年按照环保要求,烘炕房改造成了燃气烘炕和电气烘炕,虽然成本高了点,但炕出来的菊花质量更有保障,生意也更好了。干菊花更是供不应求,每公斤干菊花价格在40元以上,预计2021年炕菊花净利润会超过往年。”李兰军一边忙活,一边介绍着。
据了解,在沙土镇,像李兰军这样从事烘炕菊花的经营者有320余家。近年来,沙土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亳州中药材市场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菊花产业种植,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一朵朵小菊花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花”。目前,全镇共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85家,燃气烘炕277座,电气烘炕46座。经营户们在加工当地菊花的同时,也会从全国各地菊花基地购买菊花在本地加工,为当地群众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菊花种植和加工每年为当地带来上亿元的经济收入,正成为沙土镇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
“下一步,沙土镇将持续走好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之路,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大户和在外客商的带动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参与菊花特色产业种植,让小菊花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花’,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沙土镇党委书记闫宏坤告诉记者。
(石保垒王旭记者刘景侠文图)
新闻推荐
11月4日,亳州市学前教育中心的“萌娃”足球队高兴地秀着球技,沉浸在延时服务的快乐游戏中。该中心开设了足球、篮球、舞蹈...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