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三字诀” 写好绿色篇 亳州市着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绿色发展

亳州晚报 2021-11-10 09:16 大字

[摘要]我市着力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亳州市立足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初加工污染防治难的实际,从推动生产加工方式变革入手,以改造提升中药材初加工设备为主体,统筹完善技术规程、保障政策、服务措施,念好“新”“减”“保”“三字诀”,全方位推动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全面绿色转型。

突出“新”字,以新设备创造新环境。坚持集中处理和分散治理相结合,集中处理方面,建成总占地264亩的亳州城建创谷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和若干乡镇集中处理点,推进药材集中加工、污水集中处理。分散治理方面,组织技术团队,研发新型设备,推行通用炕房“改气改电”,白术炕房“拆土用新”,累计完成“改气改电”炕房1400余座,推广白术液化气滚筒炕547台,取代传统土炕4800余个,有效改变了传统烘药遍地起火、四处冒烟的状况,实现绿色加工、无污染加工。采用新型脱须设备后,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预计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500-800吨左右,其中减少PM2.5排放量31-64吨左右,有力助推了蓝天保卫战攻坚之战。

突出“减”字,以减农残推动减污染。对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关于中药材农药残留量的明确要求,积极编制中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严格农药化肥使用管理,严厉查处国家禁用农药和劣质化肥农药销售,有力保障产出的中药材“安全、稳定、可控、有效”。

突出“保”字,以保效益促进保落实。市、区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实施炕房改造、购置使用新型设备的药农给予补贴,2020年共补助中药材初加工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新设备加工效率高,为传统土炕的4倍;效果好,加工的毛白术色正身净无杂质,深受药农、药商、药企欢迎。同时,引导新型设备购置户开展对外加工服务,增加额外收入,节省药农时间和人工成本,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孙凌记者汝平)

新闻推荐

千亩雪菜喜获丰收

本报讯初冬时节,谯城区牛集镇种植的千亩雪菜喜获丰收,村民正抓住晴好天气进行雪菜的采收、腌制,丰收的喜悦写满脸庞。据介绍...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