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鼓匠王仿才的“鼓动”人生
↓王仿才在整理制作鼓板的木块王仿才在展示用来绷鼓皮的工具→↑王仿才正在箍鼓圈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数千年来,鼓,在人们的生活和娱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作为传统打击乐器的鼓,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时候越来越少,制鼓这一行当,也渐渐鲜为人知了。近日,记者走访了亳州市的一家鼓社,走近制鼓老艺人王仿才,了解他的“鼓动”人生。
谯城区江宁社区西钱村地处市区的东北角,走过村里两条深深的巷子,尽头便是王仿才的鼓社。
年近六十的王仿才从十几岁开始跟着师傅学制鼓,到现在已近半个世纪,“过去做鼓是为了有口饭吃,现在坚持做鼓是为了把手艺传承下去。”只有小学学历的王仿才文化程度不高,对制鼓技艺的传承却很重视。
在鼓社不大的院子里,堆满了制鼓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制鼓包括选材、刨板、下鼓皮、刮鼓板、箍鼓圈、钉钉子、盘丝等十几道工序,作为一种乐器,鼓的制作很大程度上要靠手工。就拿选木材做鼓板和牛皮做鼓皮两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来说,王仿才要自己去买树,再一块一块切割下去,直至达到想要的标准,而蒙鼓的牛皮,则要整张买回来,再除毛、去脂、晾晒。也因此,王仿才鼓社的产量并不高,三四个人一个月也只是做出四五十面普通大小的鼓。
制鼓技艺是王仿才家传的手艺,他的师傅就是他的二伯王俊峰。“我父亲也会做鼓,但是我二伯的技术更好,所以我从小就跟着二伯学。”已经90多岁的二伯和父亲虽然如今没有力气再制鼓,但他们对王仿才的影响却一直都在。据王仿才介绍,王俊峰十五岁投师纪某学习制作中华大鼓,1950年,其在亳县城北门口外小牛市街开起了鼓铺,很快就小有名气了。当时的亳县工人剧团有人从上海买回一只架子鼓,鼓音特正,此人很得意。后来却在鼓皮边沿上依稀看到有‘亳县王俊峰鼓铺\‘墨色戳记,不禁哑然,一时传为趣谈。
由于王仿才制的鼓品质优良,曾经一度市场需求量很大,“以前马车社发往郑州的车上,就长期给我们留一列货架放鼓。”王仿才表示,由于河南省的剧团和唢呐班很多,他的产品大量销往河南,如今虽然销量不比当年,但依然是主要的销售地。上世纪末,大鼓销售就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西洋乐器的引入,让他的制鼓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鼓不好卖,收入少,徒弟也离他而去,另谋生路了。在经历了大鼓销售的低谷之后,王仿才把目光瞄上了渐渐长大的儿子,他开始教授儿子制鼓,如今,他儿子的制鼓水平也越来越成熟。
最近几年,亳州市开始对流落民间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王仿才的制鼓手艺也受到了重视,并被列入了亳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王仿才看到了大鼓制作技艺的新曙光,他表示,接下来还要尽力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如果有人愿意学习做鼓,我一定全力传授。”王仿才说。(记者路振杰文/图)
新闻推荐
“我做药材生意25年了,主营柴胡和防风,产品有十多种规格,价格也大不相同。”闫辉介绍说。闫辉今年50岁,从25岁开始干药材生意...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