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向阳院”
◎鲁胜利
“亳州城是淮北平原上一座古老而又秀丽的城镇。城东门里,有一片青色瓦房,人们都叫它‘向阳院’”。这是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开头的描述。
“向阳院”就是过去人们常住的大杂院,现在已很少见,但对于中年以上的人来说,仍然是记忆犹新的。
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大杂院里度过的。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收入微薄,住房简陋,二、三十户人家同住在一个大院里,房屋大都是“土墙瓦顶”,但也有少数青砖黛瓦的破旧房。那时候,不像现在小区楼群里的人们,回到家后大门紧闭,把自己关在“笼子”里,甚至有的同住在一个楼里的,大家在电梯或楼道里相遇,却互不相识。过去,住在大杂院里的邻居就像一家人一样,相处得非常和睦、融洽。如谁家做饭缺了油盐酱醋,邻居之间相互借点是常有的事,至于还不还都不放在心上;特别是谁家若改善生活做了些好吃的,主人便会主动端着饭碗让大伙品尝。如遇阴雨天,主人不在家,院里晾晒的衣服、被单很快就被邻居收到家里,待主人回来后完璧归赵。闲暇时,邻居们互相串门,坐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天南海北,无话不谈。
那时候,由于处于“文革”时期,一些中、小学校停课,老师们带着学生进工厂、下农村“学工学农”,许多中小学生整天无所事事,四处游荡。住在亳州城东大院里的作家徐瑛先生看到孩子们整天玩耍,荒废学业,不禁忧心忡忡;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以生活大杂院里的孩子们为背景,写一本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书,为这些迷茫的孩子们指出一条道路。当时,亳州正在修建一条公路,因淮北平原没有山,修公路只有以砂礓代替石子。于是,政府就号召机关、工厂、学校和市民到涡河岸边挖砂礓,支援当地公路建设,由此而激发了徐瑛的创作热情。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本11.5万字的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孕育而生。故事大致情节是,生活在大杂院里的孩子们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在退休工人石头爷爷的带领下,利用暑假挖砂礓,支援公路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初稿完成后,经县文化馆的一位干部推荐,向人民文学出版社进行投稿。出版社收到后,认为小说主题鲜明,故事情节生动,便通知作者进京约谈。
1973年5月,小说《向阳院的故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当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多次再版,还被外文出版社译成英文等几个国家文字出版发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特邀著名播音员曹灿同志在小说连播节目里进行连续播讲。被誉为“南顾北刘”的著名画家顾炳鑫从千里之外的上海两次来到亳州进行实地写生、搜集素材,创作出连环画《向阳院的故事》,并由上海人民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受全国小读者的欢迎。长春电影制片厂还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拍摄成同名电影在全国上映。该片在亳州剧场(当时的工农兵剧场)首映时,剧场内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由于《向阳院的故事》当时在社会上影响巨大,全国许多地方还纷纷建起了“向阳院”,一场“学雷锋、见行动”的热潮在全国蓬勃掀起。
小说《向阳院的故事》曾影响几代人。前些年,作家徐瑛先生因参加母校亳州一中校庆故地重游,并寻找当年的“向阳院”。然而,随着亳州城市的迅猛发展,过去那些破旧的青砖瓦房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如林而立。望着眼前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情景,心中既惆怅、又感慨!曾有外地游客在观赏亳州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等景点后,便提出想看看向阳院,而导游讲只是听说过亳州的向阳院,具体在哪里,自己也搞不清楚,这让游客匪夷所思。是的,由于城市的巨大变迁,别说游客,当年的“向阳院”就连作者自己也找不到了。
近几年,亳州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宽广笔直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两侧的绿化带鲜花朵朵,绿树成荫;风驰电掣般的“商合杭”高铁每天穿梭于城区涡河两岸,一座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安徽西北边陲。我想,如果徐瑛先生再次回到亳州,看到眼前的美景,他会再写一本新向阳院的故事!正如他在“寻找向阳院”一文中所写的:竖在我面前的高楼,窗明几净,住在这样的楼房里肯定比原来住在那些破旧的青色瓦房里舒适的多了,何必再去寻找那个灰暗的大杂院呢?至于“向阳院”里的孩子们呢?他们早已长大成人,正在创造着新的生活,新的业绩。我何不寻觅他们的足迹,去发掘新的故事呢。
沧海沧田,时过境迁。虽然现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还是对过去的大杂院情有独钟,魂牵梦萦。因为它曾经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的美好时光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我曾做过这样一个梦,在一个还原小区的某块空地上,新建了一座青色砖瓦的大杂院,院落的大门上方题写着“向阳院”三个醒目大字,院中央竖立着汉白玉的雷锋雕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蔚蓝的天空飘扬着鲜艳的少年先锋队队旗,《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随风飘扬,原来这里已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我想,时光虽然不会倒流,但愿梦想成真吧。
新闻推荐
◎李绍义从前亳州城里有两个大财主,一个叫尖头棒,一个叫棒头尖。有一年,他俩合伙出外做生意,不料运气不好,折了本。回家的路上...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