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言档案” 留住乡音记住乡愁
佘树民编著的亳州历史文化丛书
亳州地处古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汇融合的区域,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在其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口头语言。近代以来,亳州商品经济尤为发达,各省客商来亳交易的人很多,这样,就吸收了各外埠的方言俗话,形成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特质的亳州方言。亳州俗语,就是在亳州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很多俗语在亳州都经过了本地的加工和改造,具有了鲜明的地方性。
市人大教科文卫(民宗侨外)工委主任、民俗研究专家佘树民经过10多年收集整理,收录了1200多则俗语,出版了《亳州俗语》《亳州方言土语》等一系列亳州地方语言文化研究丛书。2019年底,亳州俗语入选亳州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
值得珍惜的非遗文化
“亳州人大多喜欢用俗语说事儿,像‘该着三枪死,躲不过一马叉。’‘身子掉井里了,耳朵还能挂住吗?’等,往往一段话中就会带出好几句俗语来,这是亳州人在语言方面的一个特色。而且,亳州人说俗语不分身份和文化程度,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爱用生动形象的俗语来表达所思所想,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佘树民认为,亳州的俗语比周边很多地方的要多,内容也更丰富。
佘树民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这些俗语中,有的含有亳州的土语成分,有的是表现了亳州土话的语法关系,在内容上有的是形容人长相、动作和神态的,有的是训斥、斥责、教训人的,有的是在揭示日常生活中的道理的,有的还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道理,有的是崇尚一种处世哲学,有的描述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的是宣传崇尚节俭等传统美德的,有的是在揭示家庭亲情、亲戚关系的,有的是讽刺人不讲信用、不讲道德的,也有一些是说明动物的生活习性的等等。
当然,里面也有宣扬中庸之道和老好人主义、重男轻女、相信命运等等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的内容,其中也有狭隘的经验主义认识,这些都应该予以分析批判。
这些俗语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了人们多彩的生活画卷,记载了时代的变迁,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经验,传递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是非观念,表达思想感情,抒发喜怒哀乐。
为何想到要写这本书
说到记录整理亳州俗语的初衷,佘树民表示,品亳州俗语时,发觉里面很有意思,很有哲理。这些俗语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了人们多彩的生活画面,记载了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先人,几百年来,一直用这些话在表达思想感情,抒发喜怒哀乐。而到了我们这辈却突然不说了,也对不起人啊。”
佘树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些年轻人发了很多关于方言、土语的帖子,什么“亳州话四级考试”之类,看到后,他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很多年轻人很喜欢这些,但难过的是,他们不认真,目的就是为了搞笑,把本来笨想也不会写错的字都写错了,有意玷污我们的文化。“亳州的方言土语本来就土得掉渣了,相形自惭,经不得再这么肆意地败坏。”佘树民表示,一种庄严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他觉得自己要抓紧抢救整理,不然就遗失了,是很大的损失。“有种舍我其谁的感觉。年轻人没有直接的生活经验,年纪大者又力不从心,我正好来做这个事情。”
于是,他开始动手搜集整理。从地方志上搜一些,从其他的书上搜一点,最主要的是凭着几十年的生活经验,自己搜肠刮肚地回忆。“有时会在合适的机会听农村人说话,有时散步时跟在人家后面‘偷听’。”佘树民笑言,自己有时都到了着迷的地步。
搜集到了,还要想办法分辨是不是属于亳州的俗语。佘树民主要根据几个方面来判断,比如,字里行间带有亳州的人名、地名、物产信息;带有亳州土话、土语,还有亳州独有的语法关系;凭生活感觉,凭与天南地北外地人的接触,觉得从他们嘴里从没说过的。
他最爱用的一个办法是“上网搜”。“打出关键词,一搜一冒红,就说明全国各地的人都在用这句话,不见红色,就说明这句话还没人把它放到网上去。有的打关键词,也仅出现了三四处。也有种可能,这仅有的三四处,也可能是亳州人写的,或者是闯荡全国的亳州人,在外地工作,带着他的亳州记忆,在网上发的帖子。我几乎想到的俗语,都要在网上搜一下,这样‘一红也不红’的,我找的占了40%多。”佘树民说。
佘树民表示,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也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俗语有人在说,而且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群中在说,绝大部分青年人已经不再运用或者不再熟悉了。这笔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可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彻底消失。
新闻推荐
星期六,亳州晚报的小记者老师们带领我们参观了亳州的著名景点——华祖庵。华祖庵是供奉神医华佗的地方,总面积1.3万平方米...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