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满坑 今朝坡绿水清

亳州晚报 2020-09-09 08:08 大字

本报讯“绿荡荡的水,蓝莹莹的天,周围树木和庄稼长得也好,你看俺村的这个水塘现在多美,水里还有鱼呢!”9月3日,在谯城区十河镇路楼村徐庄自然村,村民刘利指着一个水塘高兴地说。

刘利告诉记者,村里的这个水塘现在很美,以前却很难看,里面都是垃圾,水又臭又脏,周围住的群众意见很大,大家都希望治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今年4月份,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结合扶贫工作,启动了农村坑塘治理,先期治理贫困村的坑塘,徐庄这个无名塘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首先对坑塘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截流截污,对坑塘内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然后清淤,并对坡岸进行整治、绿化,解决水体黑臭现象,改变贫困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汪岚霞介绍。

路楼村党委书记路传臣告诉记者,整治后的坑塘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已经承包给村民养鱼,助力村民脱贫致富,群众都非常满意。

汪岚霞介绍,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承担的贫困村坑塘整治项目涉及谯城区18个乡镇的贫困村,共有22个村塘,建设任务是从4月份开始实施,到12月底前完成。该局不断加快整治进度,投入资金150多万元,提前半年完成了坑塘治理任务,惠及贫困人口500多人。

为了确保整治效果,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委托第三方公司对治理后的坑塘逐个进行水质监测,监测数据显示,治理后的坑塘水质指标PH、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均能满足坑塘治理水质指标的要求,坑塘面貌也达到了治理要求。6月份,谯城区相关部门和验收专家组共同踏勘了项目现场,核实了相关验收材料,对坑塘治理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

验收通过后,谯城区生态环境分局与各相关乡镇政府签订了资产移交手续,要求18个乡镇政府落实好坑塘的硬化、绿化、围栏、安全及相关管理工作,进一步排查坑塘周围排污口,完善截污截流相关工作,完善坑塘生态修复,防止坑塘再次污染。并要求建立健全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责任明晰的长期管控机制,确保水质长期达到相关要求,给周围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坑塘治理工作,还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环境。”汪岚霞表示。(葛维旋记者汝平)

新闻推荐

返乡创业 助脱贫

9月5日,在谯城区赵桥乡徽姑娘特色种植家庭农场,李艳正在采摘阳光玫瑰葡萄。2018年,李艳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返乡创业...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