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割肝救子 病房上演同“肝”共苦

亳州晚报 2020-06-05 10:24 大字

病床上14岁的儿子急需肝源才能进行肝脏移植手术,53岁的父亲孙玉林毅然选择割肝救子,感动了无数人。面对如潮的赞美声,这位来自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贾集村老实巴交的农民平静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

肝脏移植手术很成功

手术后的孙玉林和儿子孙小祥(图片来源中安在线)

“手术一周了,我和儿子恢复得都不错,现在能下床走路了。”6月3日下午,孙玉林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看着正在恢复健康的儿子,他打心眼里高兴,尤其是在听到医生说出“手术非常成功”这句话以后,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孙玉林的儿子孙小祥(化名)今年14岁,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医院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即使如此,家人始终不放弃治疗孙小祥,为此借遍了周围的亲戚邻居。两年前,孙小祥突然开始呕血,治疗后依然会反复发作,后来被诊断为肝硬化。

孙玉林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但始终不见好转。春节后,孙小祥病情突然恶化,每隔20多天就会有一次消化道大出血,每次出血都有可能危及生命。为了给儿子看病,一家人先后辗转亳州、北京等地求医,3月份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就诊。

夫妻抢着为儿子献肝

怎样才能救孙小祥呢?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红川介绍说,“肝移植可以彻底治疗肝硬化,术后供体和受体肝脏都可以生长到正常状态。”要进行移植手术,首先要解决的是肝源问题,但从哪里才能找到合适的肝源呢?

医生告诉孙玉林,肝源除了来自肝脏捐献,还可以亲属捐献。孙玉林和妻子决定用自己的肝脏为孩子做移植,两人互不相让。妻子认为孙玉林是家里的顶梁柱,应该让她捐赠,但孙玉林认为妻子身体不好,自己才是捐肝的合适人选。最后,两人都做了匹配检查,由于妻子身体条件不允许,孙玉林成了唯一的人选。

据介绍,活体肝移植技术难度更大、手术风险更高,术中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保证受体肝脏“够用”。器官移植团队经过前期细致评估,历时13个小时手术,最终完成了孙玉林和孙小祥的肝脏移植手术。

政府帮扶解后顾之忧

贾集村党委书记杨建军告诉记者,孙玉林家是2017年被纳入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进行了危房改造,2019年年底为孙小祥办理了低保。目前,孙玉林家已经享受到了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而且做到了“应享尽享”。

“下一步,村里将继续对孙玉林家进行深入帮扶,尽最大努力地去帮助他们。”杨建军说。

“住进医院两个月了,只缴了一万三千元,医院从没有催缴过医药费。”孙玉林说,他不担心未来的生活,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儿子能早日康复,一家人能够早点团聚。(记者李鹏)

新闻推荐

关爱送给农村留守娃

本报讯6月1日,市关工委联合谯城区关工委、古井集团关工委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为谯城区牛集镇大王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