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麦穗 ◎超凡
[摘要]◎超凡
看过一幅油画《拾穗》,似乎是米勒画的,画面上大块的金色麦田做背景,几个拾取麦穗的少女做主题——看过几十年,记不真切了。但艳丽的色彩和熟知的题材犹如一枚刻刀,把画面顷刻镌刻在了脑海里。
不仅在外国,拾麦穗,在我国上世纪或者更为久远的沧桑里,也一直活跃在封建的农耕社会里。现代农业,借助化肥、农药、种子进步的力量,小麦的亩产已经翻了近十倍——2019年亳州小麦最高单产812公斤——使得大家都淡忘了吃饭以及能吃到白馒头的艰难和危机。
听家中的老人说过,1949年以前,只有大地主才能一年到头吃白面馍馍。而一般的农民和市民,过年吃一天白面,其他时间杂面能吃饱肚子,就已经满足了,叹一声:衣食无忧啊!
我记事的时候,孩子们生病了,才能吃上一顿“好面条”,奢侈些的,加点油点点儿醋,吃个“酸汤面叶儿”,就已经让兄弟姐妹眼红不已了。所以有谚语流传:头疼发热,想吃面叶儿。一直到七十年代,“好面”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部分中国人民,原因是小麦产量太低。当时,普遍种植的小麦品种有“抗山红”、“早扬”几种。顶好的麦子,亩产也就200斤,一般的亩产100余斤。一个农村生产队,种下100多亩小麦,打下万把斤麦子,上缴掉几千斤,留下种子几千斤,分到社员手里几千斤,一个人分到二三十斤就兴高采烈了。曾有最差的生产队,一个人分6斤小麦,5口人30斤,算算,只能够过年吃一天的白馍馍和一顿饺子了。
粮食少,就滋生了“拾麦拾秋”的行业。一到收获季节,因为农村生产队集体劳动,按劳力挣工分,老人和孩子不能挣工分,也就意味着不能参加集体劳动,修整好自家一小块自留地,其他时间就成了“闲员”,于是,他们汇入城镇涌来的流动人口中,共同组成拾麦大军。那个年代,小麦秆细穗小,有的过于麦穗纤细,被形容为“蝇子头”。顺垄割下,在叉子挑着装车时,总会有少数的漏网之穗;在运输过程中,牛车在土路上颠簸,也会从绳索的缝隙里滑下一些带穗的麦秆,有时路途遥远,就会沿途不停洒下漏网之穗。拾麦者就沿着运麦牛车的轨迹,或是收割装载已毕的麦田,一穗一穗拾取带穗的麦秆,一只手拢不住了,就扎成一把,麦秆被束紧,麦穗古突出向日葵的形状,搁在竹篮子里,拾了“几把麦”,就成了拾麦者成功的标准。一般的,一把麦穗可以捶出一捧麦籽儿,大约二两,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拾到两三斤麦子,有的拾麦者“强梁”些,“手野”些,一天能拾到七八斤麦籽儿,那算是让人羡慕不已的成绩了。
也有职业拾麦者,称为“捡秋”一行,类似山西、陕西一带的“麦客”。据说,“捡秋”一行是正宗的丐帮一枝,其创业帮主是春秋时代的范丹。当年范祖师把拾到的粮食储存在打通关节的大毛竹里,一根根积攒起来,以备灾荒。却遇到了“困于陈蔡”的孔子师徒,见他们饿得可怜,就把几百根竹竿的粮食借给孔子的三千弟子。夫子慎重,就在竹竿上写下借据,日后奉还。时日淹久,交通不便,孔门弟子把这事忘了。范丹的门徒就把竹子上借据剖开,做成竹板敲打着,专找孔子门徒讨要——形成丐帮,说是讨债。
这一支的“捡秋”随季迁徙,麦子从南方先熟,他们跟着麦收的脚步,有人跟着麦客,一路从南向北“拾麦”,拾到的小麦积少成多,带不动了,就作价卖给当地居民,然后再一路捡拾。两个月时间里,他们就积攒下一年的活路,有的还能挤出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衣食。到了人民公社时期,这一行自然消失了。
我也当过业余的拾麦者。有一年,约是1965年,我八岁的年纪——麦子大丰收,我家住在集镇,非工非农,学校放了麦忙假,父亲给我买了一个中号的筢子,我加入了拾麦者的行列,每当装麦的大车驶过,我就张牙舞爪地挥动竹筢,连秆带叶搂起来,比起一穗一穗地拾取,快了不少。那一年,我搂了半个月的麦子,都堆在厨房后面的空间里,麦季结束,捡一个好天气,晾晒在院子里,用木棍连捶带打,最后弄出了几十斤麦籽儿,小小地改善了家里的生活。
现在的小麦品种改良,产量增高,收割机收割时,抛撒得到处都是麦籽儿。饥饿已经远去,抛撒的麦籽儿也就无人注意。黄豆收割也用收割机了,曾见田地边抛撒着金黄色的豆粒,成片成片的让人心疼,但回乡收割的都是“农民工”,耽搁一天的功夫就意味着工地上少挣几百块钱,相比抛撒的豆粒几乎没有可比性,也就听之任之了。倒便宜了一些飞鸟,一只只撑得大腹便便,飞翔无力。母亲看不过,有一年去地边捡拾黄豆,几天下来,拾取了十几斤干净的豆粒,不但粒粒色泽金黄可爱,而且大小均匀,我家用它打豆浆,喝了整整一个冬天。
新闻推荐
谯城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干部在五马镇五马村走访群众(资料图)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成立以来,始终围绕职责定位...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