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长制 推动“河长治”

亳州晚报 2019-12-16 08:05 大字

2017年,亳州市印发《亳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迄今为止,已有两年多时间。

自推行河长制以来,亳州市的水生态、水环境日益改善。放眼河湖,黑臭脏乱现象少了,水清岸绿景致多了;乱围乱堵、乱占乱建、乱采乱挖、乱倒乱排少了,水草摇曳、碧水潺潺、鱼翔浅底、闲情垂钓多了;窑场变成人工湖,臭水沟变身景观河……这样的变化让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建立河长制,使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是维护河湖健康的有效举措。当前,亳州市在推行河长制和河湖治理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河湖问题,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河湖问题具有反复性、复杂性、长期性,治理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治理成效如何巩固?说到底还要靠长效机制。要真正做到还水于自然、还美于自然,必须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加强水污染防治。明确防治目标和任务,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完善入河湖排污管控机制和考核体系。排查入河湖污染源,加强综合防治,严格治理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改善水环境质量。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实施入河湖排污口整治。

加强水环境治理。强化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确定各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推进水环境治理网格化和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水环境风险评估排查、预警预报与响应机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

加强水生态修复。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湖、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推进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维护河湖生态环境。调动科研力量开展研发,通过技术实现控源截污、活水循环、水质净化、生态修复。

另外,还需动员社会力量。要调动群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水环境治理的责任感,把公众从环境保护的旁观者变成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在河湖治理中,既要有流域治理、系统治理的思路,坚持大小共治、水岸同治,下好河、湖、库、沟、渠、坑、塘“一盘棋”,又要细致入微地狠下一番绣花功夫,仔细分析问题根源,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事实证明,找对药方,下足功夫,就没有治不好的“污染症”。

河长制是河湖管理的一项工作创新,也是水环境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实施河长制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举措。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

满城绿色半城水,灵秀山水生态美。只有实现山水相依、人水相亲,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河湖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不断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创新治理模式,以河长制推动河长治,河畅、水清、岸绿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身边的寻常景致。(陈璐)

新闻推荐

谯城三家非法刻石场摊上事了

本报讯近日,市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在谯城区十河镇、大杨镇、双沟镇境内走访发现,有三家非法刻石场没有获得合法的审批手续...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