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广播电视:抹不去的记忆
2019年3月,电影进校园张延林摄20世纪70年代,亳县广播站正在为小学生录制节目张家柱 摄20世纪70年代,亳县广播站工作人员正在调试设备张家柱 摄20世纪70年代,电影工作者自己动手绘制幻灯片张家柱 摄20世纪60年代,农民电影放映员正在接受培训张家柱 摄1959年建成的东方红电影院(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张家柱摄 2017年11月,学生在校园集中观看电影张延林摄2015年6月,电影公司在市区花戏楼广场播放电影张延林摄
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如果想看一场电影,打开手机、电视机或者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偶尔想看新上映的电影,买张电影票去电影院看,如今,5D电影都出来了,坐在电影院里,买上爆米花加杯可乐,便可享受一场精神大餐。而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无法想象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1年,亳县文化馆放映了有声电影《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等,这是亳州人首次看到有声电影,一时万人空巷。
相对电影的“奢侈”,更多的时候,是亲切的“大喇叭”,一直在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亳县的广播事业在全省县级单位中发展是比较迅速的,1959年亳县被授予“广播网建设红旗县”称号。到20世纪70年代,公社、大队都通上了广播。人们通过广播了解国家大事、气象信息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等,很长一段时间,“半导体”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用电器”。
在电视普及以前,看露天电影成为人们最多的娱乐方式之一。城市社区间和农村场院里,一方白色的幕布,一台放映机,便是一个流动放映队,它极大地满足着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露天电影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露天电影留给人们的记忆是如此深刻,由露天电影所引发的话题也带给人永久的兴趣。东方红电影院、谯陵电影院等也永存在老亳州人的记忆里。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富裕起来,不仅在城市,农村里的“万元户”也纷纷把黑白电视机抱回了家。1982年春节前建立亳县电视转播台。覆盖半径为25公里,距城较远地区需架设10米天线才能收看。1984年,亳县电视台举行开播典礼,2000年,在县级台的基础上组建市级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省16个市台的第二方阵。如今,新的广电中心即将建成,正越来越好地满足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2015年,亳州市完成了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广播无线信号实现了全覆盖,每个自然村均装有高音喇叭。2017年,亳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农村“小喇叭”作为扶贫宣传主阵地,丰富节目内容,强化督查考核,切实将农村“小喇叭”打造成为扶贫政策的“传播器”、农民群众致富的“信息源”。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广播、电影、电视带给人们的最初震撼与冲击,必将留在历史记忆的长河里,恒久弥新!
(记者路振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获悉,截至11月底,亳州市农村公益事业项目完工817个,占全部939个项目的87%。据介绍,亳州市2019年共...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