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借力“互联网+”让普法更接地气

安徽法制报 2019-11-25 11:45 大字

□本报记者周莹莹

11月18日上午10点半,一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在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五法庭开庭审理。如果你恰巧对此案审理感兴趣,大可不必为没有到现场而懊恼,坐在家中拿出手机,下载“我家亳州”APP,点击进入“庭审直播”栏目,即可同步观看。

这是亳州市积极打造“互联网+”普法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置身“互联网+”时代,开展普法工作,传统的摆展台、发资料、办讲座等惯用方式,对百姓的吸引力渐显不足。如何变被动说教为群众主动参与,是亳州市近年来下功夫钻研的课题。

动动手指获取法律知识

作为率先在全省开展“公民旁听庭审”的城市,亳州在普法方面一直频出“金点子”。每年法院审理大量案件,庭审中控辩双方都会进行辩论,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不就是生动的普法过程吗?经过几年实践,亳州在做好现场公民旁听庭审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8月,将直播庭审“搬”到了手机上。“我家亳州”APP内的“庭审直播”栏目自上线以来,已直播庭审了1000多场,单场直播点击量不断被热情的网友刷新。今年5月5日,亳州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吸引了77万网友观看,远远超过法院旁听席实际所能容纳的人数。

动动手指就能获取法律知识,逐渐成为亳州百姓学法的新方式。“弘扬法治精神,铸梦魅力亳州。欢迎访问亳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网上虚拟展厅,本展厅将生动翔实的图文资料和先进的声光电技术相结合……”这段欢迎词来自“永不闭馆”的亳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网上虚拟展厅。2017年初,实体基地建成后,涌入了大量前来参观学习的群众。然而,摩肩接踵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效果。

新时代的普法工作就是要精准满足群众的普法需求。为此,亳州市司法局决定利用虚拟全景技术,将实体基地的宣传内容移植到互联网上进行展示。同年底,网上虚拟展厅建成,观众不但可以利用手机、电脑全方位观看教育基地展示内容,还能够在线互动交流和网上预约实体基地参观。

聚焦重点群体注重实效

“大手牵小手,法治伴我走,全市6到14岁的小朋友看过来,法治动漫亲子手绘征集大赛期待你的参与……”近日,随着亳州市第二届法治动漫亲子手绘大赛的启动,一些学生和家长已经跃跃欲试,准备报名亮出自己的才艺。

青少年是“七五”普法的重点群体。呆板的说教不适合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兼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普法手段更容易为青少年群体所接受。去年,第一届法治动漫亲子手绘大赛鸣锣开赛后,激发了学生们的参赛热情,一幅幅创意十足、带有法治元素的作品汇集到了主办方这里。经过初选,最后脱颖而出的24个入围家庭,还参加了现场手绘决赛。一名获奖家长表示:“能跟孩子一起画画,这个机会很难得,还顺便给我们普及了法律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在“七五”普法工作中,亳州市还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开发了“E普法”平台,旨在促进全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较传统试卷测试,形式更加新颖、测试更加方便、统计更加直观。“E普法”自2016年4月上线以来,应用情况火爆,亳州市司法局先后和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市教育局、市妇联、市人民银行等多家单位,联合进行多次宪法、法律、党内法规制度学习测试活动。截至目前,“E普法”栏目已有近10万人次登录参加测试,浏览量近30万人次。

普法服务大局惠及民生

服务大局,普法先行。今年,亳州市启动了“送法进万企”活动,实地走访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00多家,开展各类法律宣讲390多场次,梳理企业各类风险点1000多个,受理企业劳动纠纷案件1800多件,化解各类企业矛盾1700个。

围绕着“宪法知识进万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亳州市司法局举办了“微信有奖答题”活动。活动期间,共有20多万人次参与答题,页面浏览量达100多万人次,普法“接地气”使得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大幅拓展。

通过对“互联网+”普法形式的探索,亳州普法工作的影响力逐步扩大。目前全市各县(区)均开设有普法微博、微信公众号,忠诚度高的“粉丝”达到10万多人。下一步,亳州市将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潜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打响亳州“互联网+法律宣传”的品牌。

新闻推荐

为医疗保障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医保局了解到,亳州市目前已全面启动市医保信息数据大平台建设,本着标准统一、数据汇聚、规范协同原则,进...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