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消失的竹器 王娟娟
亳州老街,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因为地处老城北门,又称北关老街。这些街道历史悠久,到今天,几百年过去,虽经岁月剥蚀,还依然保有明清建筑的基本风貌。
老街鼎盛于明清时期,据《亳州志》记载,其当年“富商巨贾,比屋而居;高舸大船,连樯而集。”北关商业区,大街小巷上百条,有“三十六大街,七十二古巷”之说。这些古商业街的最大特点是一街一市,一街一物。集中式、专门化的经营模式,使手工业得以迅速地发展。
北关老街,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曾经破败、冷清、荒凉,失去了昔日的繁华。近些年来,为了恢复老街的历史风貌,亳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北关老街保护与利用工程,斥巨资修缮沿街建筑,将老街打造为融历史传统、商业经营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景点。老街旧貌换新颜,成为亳州重要的旅游景区,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
老街,老房子,老手艺。然而,繁花如昔的老街,许多古老的手工技艺正在悄然消失,淡出人们的视线。传统工艺竹器编制就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张家竹器铺,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开铺,它的创始人叫张耀先。1945年,由其后人张红光迁至帽铺街。张红光曾在帽铺街竹器厂深造数十载,精通各种竹器编制。其子张玉森,从小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会了编制竹器,一生与竹器结下了不解之缘。1990年,张家竹器铺迁至白布大街。其唯一传人张玉森,依托精湛的手艺,凭着传承家族技艺的恒心,以“真情、真品、真价”,做出一件件精美的竹器,展现在世人面前。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产业的转型,传统手工艺受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冲击,正日益走向凋敝和没落。张家竹器铺的竹器编制手艺如今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亳州老街的这家老旧的竹器店,是这位非遗传承人一生的心血。老先生有两个女儿,都已嫁人,无心继承家族竹器工艺。张玉森想把手艺传给唯一的侄子,但是因为不挣钱,侄子也不愿意接手。张老先生的老伴王奶奶说,现在买这些竹器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在旅游旺季,外地的游客没有见过这些东西,因为稀奇,才有人买一两件回去。淡季的时候,一天来不了几个买主,东西根本卖不出去。现在,老两口年岁越来越大,张老先生也没有精力编制竹器了,铺子说不定哪天就关门了。
每一件竹器,都有它们的灵魂。对于老辈人来说,一件件竹子做成的器物,都凝结着美好的记忆。在过去一段漫长的岁月里,这些物件往往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工艺的失传,很多竹器种类也在消失。
布衣牌子。过去染布时,缝缀在布匹上,用来辨识布料的主人。有时,被用于暂寄车子的信物。
竹筐子,竹篮子。用来盛放馒头、蔬菜,甚至其他食物。用竹子编制的筐,有很好的透气和过滤性能,轻便,不易破损,是盛放食物、蔬菜的上好器具。
筷笼子。用于盛放筷子、勺子等厨房用具。竹子编制的筷笼子,透气轻便,结实耐用,是许多家庭必备之物。
……
现在,这些竹子编制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买的人少了,做的人更少了,和很多传统的老物件一样,这些过去司空见惯的竹器正从我们的视野中慢慢消失。
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竹匠们慢慢老去,老街往日的辉煌,残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变成了一张张老照片。老照片中,那家竹器铺子也渐渐朦胧模糊……
竹器,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是执念,还有那与之相关的一段记忆。
可眼下最要紧的,谁来继承张老先生的手艺,并把它传承下去呢?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