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图 ◎李丹崖/文 李松涛/图

亳州晚报 2019-03-01 08:48 大字

[摘要]◎李丹崖/文 李松涛/图

耕种 印象童年之 老牛拉犁拼命,父亲挥鞭扶垄,我在后面撒种,祝福来年好收成。

在亳州,立春不说立春,说“打春”。

为什么是“打春”呢?

这与鞭春有关。鞭春,即鞭打春牛,也就是在立春这天,在庙里或祭台上,鞭打一只泥做或纸糊的牛偶,寓意春耕开始。

“打春”给人的感觉是土掉渣的,后来,翻阅古书才知道,这一说法源于周朝,自宋代起,尤为盛行。这一天,州府衙门广开大门,地方官员亲自主持仪式,走到一副事先用纸和柳条糊好的纸牛前,用鞭子抽打两下,是为“鞭春之礼”。意为“出土牛以送寒气”,迎来春江水暖,便于农耕。这是农耕文明的独特印记,至今仍在许多地方流传。

这种说法在《东京梦华录》里也有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要知道,这种仪式是遍布全国各州县的,地方官员都要在这一天“鞭春”,亳州距离京都开封近在咫尺,风俗自然相近。

还有一种说法,汉代以前,鞭的并不是纸糊的牛,而是真正的耕牛。再健壮的耕牛也受不了皮鞭的抽打,若是有劲的鞭牛者常常会打伤耕牛,贻误牛耕。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体恤耕牛,他在故乡实行屯田制以后,为了奖励农耕,不让耕牛在鞭春之礼中受伤,在江淮大地率先推行鞭纸牛的做法,深得民心。自此以后,“鞭打牛偶”便被留存下来。

当然了,这只是说法之一。还有一层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里坊制实行以后,统治者们为了让他们的宫殿和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就把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开,商业区在城外分布。这一格局,在三国以后达到顶峰,究其原因,我们只需要看一下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城也可明了。邺城的布局为: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宛若牛身;而商业区分布在城门以外,宛如牛头。这样一种布局方式,俯瞰起来,整座城市宛如“卧牛”。至今翻阅曹操故乡的古地方志《亳州志》,仍有“立春不鞭牛。俗传城形若卧牛,鞭之则人灾”这一记载。后来,历史沿革,城池的布局也在改变,而如今被称之为“卧牛城”的,就只有亳州一处了。

从“立春不鞭牛”这一细节,也足以让我们发现曹操这样一位文韬武略的雄才背后脉脉温情的一面,纸牛替代了真牛,我们默默在心里为曹操竖起了大拇指:你真牛!

立春一过,春江水暖,就是春耕的最好时节了,这时候,满世界都是“春耕图”。

新闻推荐

谯城区城市管理精细化

本报讯(记者武长鹏通讯员王晓东)2月27日下午,亳州市文帝路一家餐饮店乱倒泔水垃圾,路段卫生员在劝说无效之下,拍照取证并上传...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