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亳州发展建言献策

亳州新报 2019-02-22 09:06 大字

□本报记者任雷/文张延林/图

市政协委员张东洋:

推进体系建设加快医养融合

市政协委员郑勇:

创优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

市政协委员姜晓东:

加快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

市政协委员薛冰:

推动亳州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市文旅集团董事长薛冰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亳州市在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选择怎样的路径和方法推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从而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亳州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打造文化旅游强市,还面临不少现实问题。

薛冰建议,通过培养“旅游+”发展思维,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文化旅游部门集中管理、统一规划的主导作用,从行业管理层面强有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合力。亳州城市规划要按照文化特色进行控制,要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全市旅游景区总体布局规划、旅游停车场总体规划、城市旅游交通总体规划和城市文化艺术休闲空间总体规划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规划,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城市。

薛冰建议,挖掘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旅游艺术精品;利用现代技术,谋划探索建设大型主题文化公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打造精品文化旅游品牌;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品牌景区为载体,培育发展研学旅游,推出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通过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充分挖掘“亳文化”内涵,推动“亳文化”和旅游项目、旅游线路深度融合。

薛冰建议,要把握文化旅游城市定位,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和全域旅游,塑造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亳州市文化旅游环境;充实旅游景点、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旅游功能,开展文化旅游活动,融入旅游线路;加快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鼓励景区引入影院、游艺、书店等文化业态;深入推进文化旅游小镇建设,保护历史遗存,打造文化旅游亮点;突出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城市特点,留住古城文化记忆,塑造现代文明风范,推动亳州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文化旅游强市。

市政协委员、市卫计委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管理科科长张东洋代表农工党亳州市委发言时指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快,需求不断增加,医疗养老体系不健全、养老服务管理及护理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成为亳州市医养结合养老工作发展的瓶颈,唯有对症下药,才能推进体系建设、实现医养融合,促进亳州市医养结合养老工作新发展。

张东洋建议,要完善政策发挥合力,通过出台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细则,统筹规划各类医养结合机构设置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打通养老、医疗和医保的政策通道;做好医保政策对医养结合的支持,完善医保有关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减轻养老支出负担;通过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院内设养老机构等多种模式,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

张东洋建议,通过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待遇保障水平,充实养老护理专业队伍,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辅助的社会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队伍,为社会化、职业化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极支持亳州市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和远程医养结合学历教育,并依托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培训;同时从薪资水平、薪资结构及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升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满意度,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养老护理队伍中来。

张东洋建议,通过提高养老财政补助标准、发挥部门养老护理资金综合效益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公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重点收养需要政府兜底的五保老人、特困群众和特殊群体,民办养老机构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得到良性发展;整合各部门相关养老护理资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集中由一个部门管理使用养老护理资金,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郑勇代表市工商联发言时指出,亳州市近年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制定了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穷尽所能、竭尽全力、依法依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措施很实、工作力度很大、创新亮点很多,全市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郑勇建议,通过认真梳理政策,系统集成、分类推出科技创新、减税降费、融资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清单,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方便让企业对号入座,兑现政策;扎实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和“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走访活动,适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估,检验政策实效,瞄准问题点、找准差距处,抓紧研究,再细化政策落地的具体办法,推出新的“接地气”的执行措施,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

郑勇建议,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破除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提高民营资本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比重,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让民营资本进得了“门”、办得成事、挣得到钱;扎实推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两证整合”等各项改革,着力破解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推动市场主体总量稳步增长;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逐步建立企业信用监管长效机制。

郑勇建议,支持领导干部、部门与企业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及时掌握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回应企业关切,持续优化涉企服务;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和中介服务清单,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校企互动、校企合作,培养民营企业适用人才;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益和创新权益。

市政协委员、安徽广升美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晓东在发言中指出,亳州市近年高度重视“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出台了相应扶持政策,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成效明显。2018年全市中药工业产值贸易额超过1000亿元,GMP认证企业达到157家,全国医药百强企业57家落户亳州,中药集聚发展基地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但在技术创新、基础研究、文化传承、品牌培育等方面仍需加强。

姜晓东建议,整合现有的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亳州中药科技学校等教育资源,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针对亳州市中医药产业所需,培养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流通、中医诊疗等方面的领军人才;整合亳州药商资源,注重发挥亳州市现有涉及中药的行业、商会、协会的作用,搭建亳州药商和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之间、药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平台。

姜晓东建议,通过整合国内人才资源,发挥亳州独特优势,建立高规格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充分发挥作用,借用省内外科研力量,加强中药材基础研究,在中药材种植技术规程、加工流程产品质量等方面争取形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具有亳州市特色的中药材地方标准,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究、收集、借鉴全国各地研究成果,形成亳州市较完善的中药标准体系,发挥标准的引领约束作用。

姜晓东建议,亳州市应利用独特优势,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吸引更多的国内老字号品牌来亳发展,全力打造“中华药都老字号集聚地”。同时,实施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落地工程,将老字号中药店、中医馆传承保护与特色产品、服务开发结合起来,形成展示中华中医药传统风格的实体商业样板和品牌样板,通过复制样板、整合资源、传承世界中医药之都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世界中医药之都老字号(亳州)新名片,打响“世界中医药之都”品牌。

新闻推荐

消防员从火灾现场 拎出液化气罐

小吃店二楼窗户冒出黑烟本报讯2月19日下午5时许,市区国购名城中心街一家商铺二楼突发火情,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并扑灭大火...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