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及桑及桑葚
◎超凡
有朋友馈赠“桑葚糕”一盒,食之甘,乃忆及“桑”的种种。
桑,在我国历史上曾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桑”与“农”并重,称为“农桑”。翻开古书,二者相提并论处不乏其例。记得诸葛亮上书皇帝,好像也提到桑:“臣薄有家产,植桑三百株,足以自给……”之类。
在生活中,不少人把“农桑”解释为农业种植和养蚕丝织。其实,在明代之前,蚕丝不仅是丝绸的原料,还是御寒的重要物质。据《本草正义》一书记载,因为棉花这种植物,是朱元璋下旨推广种植的,在明代以前,我国没有棉花,元末明初,棉花才从“天竺”(古印度)传到中国,朱元璋的推广,彻底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布匹”与“棉衣”问题。那么,明代之前没有棉花时,我们祖先的“棉衣”拿什么填充呢?旧戏《鞭打芦花》中说继母缝棉衣用“芦花”填充,估计是戏说,“芦花”御寒大约不能普及,所以,“丝绵”成为“棉衣”的填充物较为可靠。只是“丝绵”很稀缺、很贵重,很多人家只能望“棉”兴叹,所以,一家几口只有一床被子,冬天没有棉衣,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桑”在古代,处于人类繁衍生息必须的两种物质之一,种桑养蚕,维护文明,与“吃”并列为“穿”,其地位历来居于高端,“农桑”,成为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本。“桑”还被赋予家乡的含义,有人做了有利于家乡的好事,就被称为“造福桑梓”,被提升到文化的高度,受到深度推崇,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了棉花之后,“桑”的功能无疑减弱不少,在我少年时代,桑树在农村已经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仅仅在江浙地区,因为丝绸在外贸中地位显要,又因为其地土壤、气候、温度适宜植桑养蚕,蚕桑还保持着繁荣的局面。而在亳州,蚕桑也曾有过短暂的繁荣。解放初期,亳县开办蚕种场,推广桑蚕、蓖麻蚕的养殖,蚕种场为生产需要,种植一片桑林,成为后来的“桑园”。后来又引进江南的“湖桑”品种,其特点是可以修剪成灌木形状,不仅采撷桑叶方便,而且湖桑叶片厚大多汁,适宜于饲蚕。
童年记忆中的桑和“蚕桑”无关,全是高大的树种,粗者可以长到几搂粗细,我老太爷身后的棺木听老人介绍就是“四独的桑板”,“四独”指的是天、地、左、右四块棺材板都是一块整板,不是拼接而成,想象一下,这样的桑树胸径怕要超过五尺了,真的可称“巍巍乎桑哉”!
小孩子关心的是桑树的果,俗名桑葚子。那时节水果甚少,逢到小麦黄芒,桑葚子就由青转红,由红转紫,由紫转黑,就有了甜味,孩子们雀跃起来。男孩子们个个都是爬树能手,爬到高高的桑树,盘踞在枝丫上,边摘边食,红紫的不熟,口味发酸,黑色始甜,浓黑则极甜,可惜黑色染唇,不大工夫,个个都成了“黑嘴柚子”黄鼠狼模样。
有时候,村里会有一两棵白桑葚子树,长得特高,果实硕大饱满,玉色莹白,晶莹剔透,特别甜,一颗在口,甘甜沁心——惜乎果实稀少,爬树的孩子常常抱怨。
桑树木质坚硬,可做家具“硬料”,与榆树并称,因为生长缓慢,几十年才成材,常被喻指老年境况,书称“桑榆晚景”。由于长得慢,现在的村庄几乎难见一棵较大的桑树了。
其实,桑树一身是宝,霜桑叶具有“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作用,桑枝可以“祛风湿、利关节”,“桑白皮”可以“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桑葚更是“补阴”的良药,忽略了桑树的种植,委实可惜得很。
现在,有人把桑葚果开发出来,做成“桑葚糕”,口味甚佳,算是对农桑文化的新时期延展吧。
甚好,甚好。
新闻推荐
农贸市场商品琳琅满目本报讯昨天早上,由市区原汽车北站改造的农贸市场正式开业,市场经营面积有1600多平方米、130多个停车...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