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自古就有尚武之风
五禽戏
◎王世奇
作为全国第一批“武术之乡”,亳州自古武风昌盛,五禽戏、六合八法拳、晰扬掌均诞生在亳州大地,并传承至今。
五禽戏由华佗所创,《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晰扬掌,别名棋势功,元仁宗延祐四年由亳州清真寺伊玛目沙阿訇为主创编的“清真古兰健身术”发展而来,是一套把中国武术、中国文学、中国象棋与伊斯兰经文、伊斯兰教教民日常礼拜动作相结合的伊斯兰武术体系。
六合八法拳相传是亳州人陈抟老祖所创,属于内家拳术,它的宗旨是心意引导动作,心意在先,动作招式在后,因此又称为“心意六合八法拳”。
光绪《亳州志·选举志》中记载,明清两朝(此前史料不可考),亳州共有文进士8人,文举人15人,而武进士有15人,武举人有107人。
中国古代武举考试由武则天开创,中晚唐继之,五代因战乱废除,宋朝复设,元朝又废,自明清时期制度才得以完善。且明朝武科举制度自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才确立,此时明朝已经开国一百余年;而清朝规定武科乡试的录取名额是文科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明清两代亳州科举武试中榜总人数仍远远超出文试,亳州尚武之风可见一斑。
从地理上看,亳州与其接壤的鲁西南和豫东地区一起形成了一个拥有13个全国武术之乡的典型武术文化集中区。这一区域地处中原,自古民风剽悍,勇武好斗,乾隆《亳州志》称亳州有“好斗之余习”,道光《亳州志》云:“民气之刚悍轻剽,往往不恤身家。”
亳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淮豫之交壤,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乾隆《亳州志》序有云:“夫亳界南北之衢,亦古今用武之地也。昔者秦楚之际,陈胜初起,攻谯,下之。魏武以先世本邑,治兵于谯,用图南侵。子丕遂建陪都,有事江淮,则顿舍于此。晋祖逖志在中原,亦从事于谯。桓温伐燕,自谯而北,拓跋渐食江南,恒以谯为重镇。宇文氏与陈争江北之壤,实置军府于谯州。唐平辅公缠亦命自谯亳而南,一军取之。朱梁初得宣武,即屯据亳州,以次窥并东方诸镇。宋之南也,亳州为北守,而汴宋不复。元明相代,刘福通迎韩林儿为帝,据亳僭位。由斯以谈,岂非地处必争,自古而然与?”历史上亳州在动乱时期是多方争夺的战场,政权交替之际又是群雄割据、互相攻伐之地,整个状态呈现出乱世多于治世,当地人从军打仗是常态,自然滋生尚武风气。
兼之黄河频繁改道决口,常有灾荒,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匪患和流民成为常态。根据光绪《亳州志》卷十九《杂志类·祥异》统计,仅从清初顺治至光绪200余年中,亳州就发生水灾26次,旱灾7次,饥荒5次,蝗灾10次,火灾5次,地震2次,风灾5次,寒灾1次,瘟疫1次,大雪1次,其他灾害5次。灾荒时期盗寇横行,百姓为求生存,不得不习武强身、练武自保,更促进了武术的传承发展。
亳州于1992年被原国家体委授予首批“武术之乡”称号,该称号的入选标准包括地域武术历史、武术组织、武术人口、竞赛水平。武术在亳州曾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亳州成立武术协会,各乡镇也相继成立分会,会员达1200余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亳州武术学校、武馆如雨后春笋,青少年习武蔚然成风。本世纪初亳州市谯城区武术运动员参加全国武术交流大赛,获得8个第一名,9个第二名,成绩显著。
但其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流思想日渐重文轻武,民间习武的传统正逐渐失落,现状堪忧。除五禽戏在政府推广下普及度略高以外,其他拳种练习的人越来越少,面临后继无人的失传危机,武术之乡的盛名其实难副。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千百年来的民族记忆,亟待加强保护和创新发展。
新闻推荐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首批“摘...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