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生日当天“裸捐”自己

亳州晚报 2018-08-31 09:54 大字

蒋海涛填写了捐献登记

8月30日早晨,市红十字会办公室暖意融融,本报记者蒋海涛从容地在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上签字,了却多年心愿。这一天,是他33岁生日,秉承一颗爱心,“裸捐”自己也是他送给自己的一份特殊生日礼物。

生日当天“裸捐”自己

当日早晨8时许,市红十字会办公室的门刚打开,迎来的第一位客人便是蒋海涛。当他说出自己的来意时,工作人员一脸惊诧。“原本以为他是来采访的呢,没想到是要志愿捐献遗体。”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

随后,蒋海涛便填写了志愿捐献遗体(角膜)、器官登记表,成为一名捐遗志愿者。“其实我不是一时冲动,是考虑成熟了才去的。”蒋海涛说,作为一名记者,曾报道过一些捐献故事,内心很受触动,便想趁着年轻,把自己还能做主的东西,逝后捐给祖国医疗事业和需要帮助的人。

“签下这份志愿表,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给我的人生留下特别的记忆。”蒋海涛说,人去世后,遗体除了可供教学和研究外,如果合适,器官、角膜等都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他感觉自己做的这个决定很有意义。

采访路上肩负责任感

生日当天,填写志愿捐献遗体(角膜)、器官登记表,蒋海涛的这一举动,在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在本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近10年,他一直心怀一颗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一路前行。

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市区的“爆米花”家庭,一对“80后”农村夫妻,靠着爆米花摊点养育着两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坚强和乐观超出常人的想象,这个家庭的故事经本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后,迅速成为全城热点。这个新闻就是蒋海涛采写的,且在报道后一直默默关注和资助喜欢唱歌的“爆米花”男孩,帮助他登上更大舞台唱歌。

为街头卖瓜农民鼓与呼、参与营救街头服毒女子……很多暖新闻的角落,总少不了蒋海涛的影子。

热心公益为亳州点赞

除了参与一些具有人文关怀的报道,蒋海涛还策划多项活动,为亳州发展加油点赞。前段时间,一首《这里是亳州》的歌曲红遍亳州大街小巷,这首歌曲就是他和本报另外一名同事共同创作完成的。

近年来,蒋海涛积极协调亳州知名企业安徽华扬服饰有限公司,促成与市红十字会与本报社联合开展“温暖捐衣”活动,为7所学校的1500名学生捐赠衣服。2017年,又积极联系对接华扬服饰,促成其与市妇联开展募捐,为贫困户捐赠3万件衣服。当年,蒋海涛获2017年度亳州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前不久,蒋海涛创意并制作了亳文化系列文化衫,在全市创业大赛中获得创新组第一名、总决赛第三名的好成绩,并代表亳州参加全省创业大赛,获得了优秀项目奖,进一步提升了亳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记者 丁静 图/文)

新闻推荐

这种情况算工伤吗?

张某系亳州市某保安公司员工,被派往某小区担任保安队长。今年2月3日晚11时许,张某下班后,回家途中遇到同事王某向其索要1月...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