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亳州市五年来绿色发展亮点综述
[摘要]我市五年来绿色发展亮点综述
□本报记者 汝平
明代诗人王廷相一句“桐宫桑林古帝都”,描绘出当年亳城绿树环绕的绿色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目标,积极融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这五年,亳州市所辖三县全部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铁路以西、涡河以南初步实现“水活”目标;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43.6%,位居全国第8;四项污染物每年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如今,置身亳州,绿水绕城,满眼葱茏,繁花似锦,气爽风清,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地净路畅,在这里生活很舒适
“我是第一次到亳州来,亳州给我的印象跟想象中的北方城市完全不一样,下了高速入城,看上去到处都很干净,秩序井然,很有‘中华药都\’的风范。”这是2017年药博会期间,外地客商陈先生对亳州的总体印象。
干净的城市形象,得益于亳州市实施的“地净”工程。
为了让大街小巷更整洁,让人民群众更幸福,近年来,亳州市大力实施“地净”工程,以城区道路清洁为重点,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加大清扫监管力度,强化洒水车、清扫车、垃圾运输车、商砼车、渣土车信息化监管,推进道路清洁治理全域覆盖。
上班路上,市民刘楠楠经常与各种保洁车“不期而遇”。“每天多次清扫、洒水,路面很干净,骑车上班心情很舒畅。”刘楠楠笑着说。
每天“高压冲、机械洗、人工捡、扫把扫、蜗牛(车)吸”的“五位一体”套餐作业模式,以及质检组、空检组、路检组多元监督和“点、线、面”“空中、地面”网状立体考核,让道路洁净程度显著提升,道路环境卫生洁净管理进入常态化,机动车道灰尘检测合格率由81.7%提高到96.3%、非机动车道由49.1%提高到73.7%,路面零星垃圾捡拾合格率由72.9%提高到86.7%,“最洁净城区”目标逐步实现。
垃圾、污水、厕所,是困扰农村环境卫生的三大顽疾。早在2013年5月,亳州市就发出了“向垃圾开战、向文明迈进”的动员令,在全市集镇、村庄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经过4年的强力推进,亳州市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环境更加优美、房屋整洁有序、土地全面绿化,基本消灭了暴露性垃圾、水面漂浮物、污水横流等现象,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今年亳州市又启动了农村环境卫生“三大革命”,清除陈年垃圾、疏通污水、改造厕所,进一步改善村民们的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绿色交通先行。
五年来,亳州市大力实施“路畅”工程,让城区道路更畅通,让市民出行更便利。
在市区北外环和西外环连接段,新修通的机动车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今年,北外环和西外环的“牵手”,标志着市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绕城快速通道基本实现了互连互通,让市民体验到了快速通道带来的便捷。
家住十八里镇的小王在古井产业园上班,以前他从十八里出发,要经过311国道,然后经过西一环向北,现在他只需要走西外环,直接经过北外环向北去往古井,虽然在距离上大致相等,但可以有效避免市区的拥堵,在时间上可节省20分钟左右。
自2015年“路畅”工程启动以来,亳州市已完成345项治理任务,打通13条断头路,正在打通7条,完成城区物流企业综合整治、城区4个客运站搬迁等任务,新增出租车临时停靠点386个,搬迁主城区物流商户200多家,开工建设2个连接南北的涡河隧道,启动建设东、西、南、北4个客运站,每天500多台崭新整洁的公交车穿梭在主次干道、延伸至城郊边缘,在引导市民绿色出行的同时,大大缓解了主城区道路拥堵状况,构建了低能耗、高效率绿色交通模式。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不管什么时候,酸辣爽滑的凉皮总是能让人食欲大开。亳州凉皮和陕西凉皮不同,因为做法简单,很多人会在家里做。凉皮劲道爽滑的口感,再加上爽脆的黄瓜条、诱人的香辣油,让人无法抵御这般诱惑。做凉皮,和面...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