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洪济桥和过仙井 □张超凡

亳州新报 2017-08-25 09:26 大字

洪济桥牌坊

北关外,打铜巷向西,与一条南北短街相交,交合之处,就是亳州大名鼎鼎的洪济桥。

洪济桥得享大名,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一般说来,古老的城市,总有许多传奇,传奇之巅,便有许多仙迹。洪济桥便是仙踪的遗迹。

打铜巷与南北小街交点的东北角,贴近万寿宫那块儿(后改名工人礼堂),有一眼阔大的水井,青石栏杆,白石井壁,年深月久,井壁四周被井绳磨勒出四道深深的痕迹。传说这井直通东海龙宫,是条仙路;而交点的西南角,有一座抹角的过街楼,设计者考虑行人方便,只用了一根木柱支撑,俗称“一根明柱盖座楼”,楼上,原有一座修行之所,叫洪济庵,供着佛爷、观音、玉皇,三教合一,胸怀倒是宽敞——其实是所更楼,凌空横跨南北街,远远望去,很像一座桥;原先这里也有一座石桥,后来,沿袭老名,还叫洪济桥,并不是一座真实意义上的桥,类似于天桥而已。古代没有巡逻的警察,只有更夫打更巡夜,每天夜里,敲动木梆,口喊“小心火烛”,便给了市民很多的安全之感。春秋夏夜,天气宜人,巡更的不遭罪,逢到十冬腊月或雷雨天气,更夫便需有个避雨挡风的所在,洪济桥,便是更夫短憩的更楼。

这天夜里,月明星稀,更夫刘四打更到四更天气,实在困倦了,心想,天也快亮了,不会有啥事发生了,就躲到洪济桥下,倚着明柱打个盹。也就迷迷糊糊一会儿,忽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了:“铎,铎,铎,”是铁杖敲击街上石板的声音。细细听来,声音从北面涡河下传来。

洪济桥往北,是一条南北小街,直通涡河码头。北端靠近河堤处,叫做“大栅子门”,从河底向上,一步一个台阶,全用长条青石砌就,随涡河水势涨落,每个台阶都可以当成靠船的码头。刘四细细一看,月光分明,一个人影从“大栅子门”逶迤而来。这人一走一瘸,手中一根黑黝黝的铁杖不停点地,发出“铎铎……”声响。让刘四吃惊的是,那人走得飞快,第一眼明明在几十丈之外,晃眼之间,已经到了近处。明亮的月光之下,只见此人光着脑门,背上负着一个大大的葫芦,手中拄着一根铁杖,他来到拐角处的老水井旁站定,口中喃喃自语,隐隐约约听他说道:“这个老吕,说好在这里见面,同赴东海龙王的宴会,怎么又不守时刻?算啦,不等啦,我先到龙宫喝杯新茶!”话音一落,跳起来,头上脚下,噗的一声扎到井里,不见了。

刘四忙从明柱后面走出来,快步来到井边,伸头看时,月光之下,只见井边溅有几点新鲜水珠,井水里却只有一轮明晃晃的月亮,哪有半个人影?

猛然想起八仙的故事,这不就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吗?约会不到的“老吕”,八成是纯阳吕洞宾啦?

自此,故老们就把洪济桥誉为过仙桥,立了一座汉白玉的牌坊;拐角处的那眼水井,因为通往东海龙宫,被誉为过仙井。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眼水井仍被市民使用,井水依旧甘甜芳洌。

洪济桥牌坊毁于“文革之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市政府在原址复制了一座石质牌坊,书法名家罗舒庭先生题额并撰有联语,古色古香,散发着浓浓的古城韵味。洪济桥犹如一扇门户,一道枢纽,从和平路拐进去,沿着老街,就进入亳州的古老街区。

旧城改造工程中,洪济桥牌坊被拆除。一条小街缩短了半截,又失去了一座华美的建筑,恐怕要不了几年,洪济桥的名字和街道,就要灭失在城市建设之中了。

讲述人:张洪斌

新闻推荐

名花此地倾城久 ——亳州市花的由来

□魏斌爱情与花,自古就是人们颂扬的永恒主题。雍容华贵的牡丹、秀丽淡雅的菊花、凌霜傲雪的腊梅、沁人心脾的玫瑰、冰清玉洁的水仙………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视觉和嗅觉享受,人们对千姿百态的花有着...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