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大学生“种养结合”玩转生态农业

亳州晚报 2021-12-07 08:42 大字

邵利利在采摘火龙果

本报讯大雪时节一到,天气渐寒,不少市民穿上冬衣依然喊冷。而蒙城县乐土镇邵楼村邵利利家庭农场的种植大棚内暖意融融,10多亩火龙果枝绿果红,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咱这的气候适宜大棚火龙果种植,用发酵羊粪做底肥,采摘期能达到八个半月,产出十二批果子,亩产超过3000公斤,地头采摘每公斤20元。”邵利利介绍,她种植火龙果用的有机肥料主要是发酵羊粪和生物菌剂,都来自自家的养羊场,不仅能大大降低种植成本,还能改良土壤,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

1991年出生的邵利利大学毕业后,原先在江苏一家企业打工,但她心里一直有一个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的梦想。2013年,邵利利看准了山羊养殖的市场前景,果断辞去工作,回家买了40只母羊开始了自己的养殖事业,买小羊育肥羊、买母羊育小羊,通过四年的滚动发展,邵利利的家庭农场已经发展为市级示范养殖场,山羊存栏1200只,年出栏4000只,邵利利也实现了从女大学生到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华丽转身。

养殖规模扩大了,随之而来的羊粪处理问题成了邵利利的新难题。“按照环保要求,羊粪必须发酵后,做无害化处理才准对外出售。”邵利利说,她的养殖场位置偏僻,没有种植大户前来购买羊粪,她就把羊粪发酵处理后免费送给周围的农民作为种菜的肥料,但是需求量有限,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2017年,邵利利通过南果北种项目引进了大棚火龙果种植,从此,困扰她多年的羊粪处理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火龙果种植分春秋两季施肥,秋季施肥多,一亩地大约需要15吨羊粪,春季少一点,现在我养殖场的羊粪基本上已经用完了,打算到附近养羊场收购一些,发酵后留着明年春天用。”邵利利说。

邵利利的家庭农场目前占地120多亩,今年秋天种植了牧草、红薯,并收购附近群众的花生秸秆,制作羊饲料,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循环农业之路,提高养殖种植的综合效益。致富不忘乡邻,邵利利还主动吸纳本村村民和周边脱贫户来家庭农场务工,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务工收入。“在这干活,一天一结账,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正在干活的村民邵东说。

邵利利家用有机肥料种植的火龙果味甜汁多、口感好,虽然价格比超市高,但依然阻挡不住周围客户的购买热情,经常出现买不到果子的情况。“我打算明年引进更好的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村民致富。”邵利利对自己选择的产业充满信心,她说,“附近很多村民来我这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我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增收致富,因为只有大家都富裕了,乡村才能振兴。”

(戴树林曹燕春记者任雷文/图)

新闻推荐

“花经济”增添发展新动能

寒冬里,万生园林花卉基地里却一派盎然生机本报讯初冬时节,寒意袭人,蒙城县小辛集乡万生园林花卉基地却一片生机盎然。安酷杜...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