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变身网红“鸭蛋哥”

亳州晚报 2021-12-01 08:30 大字

“鸭蛋哥”张国彬

编者按:对于在外闯荡的亳州人来说,家乡就是他们的根,不管漂得多远,总有一份乡情在心头萦绕。如今,在致亳州老乡的“家书”感召下,很多有志青年选择回乡追逐梦想。同时,亳州市各地在创业平台、政策支持、服务方式上倾情投入,让创业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处处开放。即日起,本报推出“回乡追梦记”栏目,报道亳州市各地返乡创业者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

本报讯蒙城县篱笆镇田集村大寨沟旁,成群的蛋鸭在清澈的水中嬉戏,不远处的鸭棚内,两位农民在捡拾鸭蛋。“以前在外地打工,没想到今天在农村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养鸭场负责人张国彬说,现在大家都称他“鸭蛋哥”。

十二年前,山东小伙张国彬大学毕业后在南方一家企业做五金电器模具工程师。打工期间,他和电子厂上班的蒙城姑娘张灵灵相恋结为夫妻。当时夫妻二人一年工资收入12万元,是很多人羡慕的白领,但张国彬认为打工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创业才能实现梦想。经慎重考虑,夫妻二人辞去工作,回到田集村编织起了致富梦。

“田集村地多粮多,养鸭是个不错选择”,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张国彬打起了养殖蛋鸭的主意。由于没有场地,他在自家院里搭起了鸭棚,但难闻的鸭粪味影响了周围群众的生活,邻里有意见,他不得不停止养殖计划。

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在远离村庄的大寨沟为张国彬解决了一块养殖场地。2010年,张国彬投资近6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养鸭场。

张国彬养殖场效益刚有好转,他便优先安排脱贫户来场务工。“我腿脚不好,干不了重活,每天在这捡鸭蛋、腌鸭蛋,干半天活,月工资1500块钱。”脱贫户张树友说。

近几年,张国彬的养殖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生鸭蛋、咸鸭蛋、松花蛋市场都已饱和。一次偶然的机会,烤鸭蛋进入了张国彬的视野。他果断去外地学习技术,买回烤制设备,经过反复试验,浪费了上千枚鸭蛋,终于掌握了烤鸭蛋工艺。“通过慢火烤制出来的鸭蛋具有浓浓的焦香味,口感非常好。”张国彬说。

新产品试验出来了,张国彬带着产品跑市场却四处碰壁,很多人没见过烤鸭蛋,一时不能接受,他就自己摆摊推广。县商务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过程中了解这一情况后,邀请张国彬参加县里的电商培训班,并派出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团队到张国彬家中帮他开通网上店铺,手把手教他线上产品推广。张国彬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网名“鸭蛋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网上销售额达到16万元。

“我很满意这个称号,希望用我的技术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道路。”张国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戴树林陆理想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安徽拟新建两条高速公路

星报讯11月26日,省发展改革委网站发布亳州至蒙城高速公路涡阳至蒙城段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公示。同时,核准批复宿州至固镇高...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