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期“战报”见证新河成长

亳州晚报 2021-11-23 09:18 大字

戴文广展示当年他为《茨淮战报》创作的绘画作品《蒙淮战报》茨淮新河工地上的戴文广(右二)

亳州市茨淮新河纪念馆的筹建过程中,一份当年的油印小报《蒙淮战报》,成为人们探寻开挖茨淮新河历史的切入点。50年过去了,如今在工地上参与办报的人员有的已经故去,健在的也已是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戴文广就是其中的一位。

珍贵的油印“战报”

在蒙城县茨淮新河纪念馆建设筹备处,记者看到许多泛黄陈旧的《蒙淮战报》,这一份份带着历史感的油印刊物,有八开纸大小,翻开一页,随处可见手写的宋体黑体等各式各样的美术字;文中的手绘插图多以简笔画为主,虽是寥寥数笔,却都栩栩如生,让人禁不住赞叹作者的美术功底;再看文字内容,《立下大寨凌云志敢叫淝河变新颜》这样带着时代色彩的标题随处可见。

从1971年到1978年的八年间,这份报纸一直不间断编印,直到后来机械挖河代替人工挖河,大部分民工从工地上撤离,才停止编印。戴文广从头到尾全程参与,是参与编印时间最长的一个人。

说起当年编印《蒙淮战报》的缘起,这个儒雅、清癯的93岁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1971年9月底的一天,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戴文广正在画室里作画,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当时的蒙城县革委会政工组组长杨家林,杨家林告诉他,阜阳地区准备抽调几个县的民工开挖一条“茨淮新河”,县委决定把他抽调到“茨淮新河指挥部”上班,过几天就要动身。

“我一听又抽我去前方水利工地,大脑顿时发懵,情绪也跟着上来了,就在电话里表示,我是绘画专业干部,挖河是水利部门的事,今天抽我,明天抽我,马上把我搞‘油’了,咋能专心从事绘画工作。”戴文广笑着说,那时他在疏浚涡河工地上待了两年,才回到单位没几个月,一直想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进步的他,为老是被抽调做其他的事情感到恼火。“后来,杨家林给我做了思想工作,告诉我这是平地上开挖一条几百里长的大河,具有战略意义,也是响应毛主席‘—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大工程,需要我参与办一个‘战报’,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听到是开挖一条能改变家乡水患的大河,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戴文广立刻痛快地答应了。

木箱上的“编辑部”

带着生活用品和办报用的纸张、钢板、铁笔、蜡纸等物品,戴文广来到位于怀远县上桥乡的茨淮新河工地上。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除去床铺,中间只剩下不到半米的空间,放不了办公桌和椅子,戴文广和同事孙敬舜就在一个盛放物品的木箱上,开启了《蒙淮战报》的创刊。

《蒙淮战报》是蒙城县茨淮新河工地战报的简称,为了把“战报”办好,办出特色,戴文广和同事反复琢磨,从编辑、排版、套色、插图、刻印等进行各种尝试,就这样,经过三个晚上的挑灯夜战,首期《蒙淮战报》像工地上飘扬的战旗一样,带着油墨的芬芳,走进了战天斗地的工地上,更加激发了民工们不畏严寒,不辞劳苦,抢工期的干劲,读《蒙淮战报》成为民工们休息之余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方式。

挖河一般都在秋冬季节,温度到零下一二十摄氏度的时候,油墨也冻得跟砖头一样硬,无法开印。为了能及时把报纸送到工人手中,戴文广想尽各种办法,最后他买来豆油,又到发电机房里找来汽油,将油墨跟豆油、汽油混合一起,油墨果然慢慢融化,保证了报纸的印刷。

八年编印五百多期

戴文广说,当时,除了他和同事们到工地上去采写新闻稿件外,为了鼓舞干劲,提高民工战斗力,各公社都安排了负责写稿的通讯员为“战报”和广播站供稿。

该县板桥公社的通讯员方振敏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振敏写稿很积极,多时一天都能投稿两三篇。他的口号是‘期期战报上,天天喇叭响。’”戴文广回忆,当时板桥公社前来慰问民工,方振敏得知消息后,立刻写了一篇新闻稿《慰问将士,激发动力》被《蒙淮战报》采用;第二天,慰问组留下帮助民工们挖河。他连夜写了《和民工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稿,被广播站播报;第三天,他又写一篇《战斗一起,后方学习施工经验》新闻稿,被《蒙淮战报》刊发。

“这样的优秀通讯员比比皆是,他们整天深入热火朝天的开挖河道一线,捕捉新闻素材,寻找典型事迹,报道最前沿动态,与民工们一样凌晨3点多起床,冒着严寒,参与民工大军团作战,为开挖民工们摇旗呐喊,助威助阵。”回忆起这些为《蒙淮战报》供稿的通讯员,戴文广依然感慨良深。

就这样,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戴文广与百万民工们吃住在一起,《蒙淮战报》也从第一期编到五百多期,从乡间工地走进了省博物馆。受到省治淮委员会、《阜阳日报》社以及各县茨准新河指挥所赞颂,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在茨淮新河工地上这些年受到的历练,让我受益终身。”说话间,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哽咽了。(记者路振杰文/图)

新闻推荐

打造美好乡村 建设美丽坛城

本报讯为持续抓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宜居乡村,今年以来,蒙城县坛城镇组织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坚持每周一次分...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