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种植种出好“钱景” 菊花

亳州晚报 2021-11-03 08:55 大字

[摘要]菊花

志愿者在帮梁振采摘菊花村民正在采摘小青菜王振东种植的甘蔗刚刚栽下的草莓苗

开了农民富了

本报讯金秋十月季,菊花绽放时。日前,在谯城区沙土镇沙土村种植户梁振的菊花地里,一朵朵盛开的小菊花层层叠叠,娇艳妩媚,散发出阵阵清香,趁着天气晴好,几名“钟点工”和志愿者正在采摘成熟的菊花。

“虽然今年夏季雨水量大,菊花有所减产,但刚摘下来的鲜菊花每公斤能卖8块钱,我这二亩半大板菊卖两万块钱不成问题。”梁振说,他种植的大板菊又称黄山贡菊,属菊花中的“名贵”品种,价格在众“菊”中高出一筹,每公斤干菊花能卖到120元以上。

2020年,梁振从中药材市场了解到,大板菊不仅市场需求量大,而且价格高,是个快速致富的好门路。于是,他特意到黄山市参观考察,并将大板菊品种成功引进家乡移植。“大板菊苗移植之后,管理和普通菊花没有啥区别,都是掐头、追肥、打药、除草等常规管理,采摘之后不需要杀青,就可以直接上炕。炕出来的菊花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供不应求,亳州花茶公司的老板都是上门争相收购。”梁振说。

“今年我已成立了产业合作社,准备再流转50亩土地种植大板菊,还与有种植意愿的村民签订种销合同,由合作社提供菊花种苗、栽培和管理技术指导,村民只需要负责田间管理和成熟期采摘,销售和回款由公司负责。”今年大板菊的种植成功,让梁振有了下一步的规划和设想,要让大板菊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幸福花,用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沙土镇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产业富民目标,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引导广大群众参与菊花、苔干、小辣椒等特色种植,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也让群众在致富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戴明石保垒记者李鹏文/图)

青菜采了村民笑了

本报讯深秋时节,蒙城县小涧镇窑山村的500亩上海小青菜喜迎丰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打包、装车,将一车车小青菜送到长三角市民的餐桌上。

“蔬菜基地就在俺们村,每天来这里务工能收入五六十元,还能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份工作让我很满意。”正在采摘小青菜的村民于友芳说,由于家人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打工,而村里的蔬菜基地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窑山村结合本村地域、水利和资源等优势,围绕“菜篮子”和“钱袋子”做文章,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升级,种植上海小青菜500亩、高粱近百亩,解决了留守妇女、老人、脱贫人口的就业增收问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窑山村乡村振兴专干张侠告诉记者,小青菜种植具有茬口多、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能够多茬轮番种植,经济效益可观,年亩均效益两三千元,高的达到四千元以上。目前,小青菜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蔬菜种植中来。

窑山村党总支书记丁言武表示,该村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下一步,该村将在已有的蔬菜产业基础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以产业发展拓宽群众致富路,助力乡村振兴。

(朱强记者李鹏文/图)

甘蔗收了生活甜了

本报讯在谯城区五马镇五马村王路口自然村村民王振东的甘蔗林里,青葱翠绿的甘蔗在田间矗立,每根甘蔗又长又直,挺拔茂盛。“今年的甘蔗效益不错。依目前的市场价看,二亩多甘蔗预计能收入3万元。”王振东满脸高兴地说。

王振东种植的甘蔗是黑皮甘蔗,种苗是从广西运回来的,皮薄肉脆,汁水丰富,吃起来口感好,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今年雨水充足,甘蔗的品质和产量比往年要好,价格自然也高出不少。“我当时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种甘蔗,没想到居然成功了。”王振东说。

“种植甘蔗既是一项技术活,又是体力活,从土地翻耕到种苗铺膜、施肥、除草、浇水等每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尤其是甘蔗生长后期,还要剥甘蔗叶,锋利的叶子很容易割伤手,上面的毛毛还会刺激皮肤。”王振东说,他今年80岁了,腿脚不灵便。所以,每到收获季就请附近的村民来帮忙干活,一天80块钱的工钱。

“以前俺们都是种植粮食作物,收入较低。现在跟着王振东学种甘蔗,等学会了技术,明年俺也准备在自家地里种植甘蔗,争取日子像这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高,一节更比一节甜。”在甘蔗地干活的村民李兰憧憬地说。

近年来,五马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发挥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韩宇记者李鹏文/图)

草莓红了日子火了

本报讯“在棚里移栽草莓,一天可以挣120元,活不是很累也不出远门,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中老小。”近日,在利辛县张村镇镇南村草莓基地大棚里,村民高秀兰高兴地说。

深秋时节,镇南村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大棚成方连片排列着,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银色的海洋,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草莓大棚里,满载着村民幸福和期盼的草莓苗茁壮地生长着。

镇南村草莓基地拥有6座温室大棚,“这几年草莓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每斤草莓大果15元、中果10元、小果6元,预计每个大棚的净收益在3万元以上,总收益在18万元以上。”草莓基地技术员介绍。

“有种植草莓的想法,却受困于没有资金,许多村民只能‘望莓而止’。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创新思路,采取‘政府建设、村级管理、群众租赁’的模式,解决了这个难题。”该镇乡村振兴工作负责人说。

近年来,张村镇积极引导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莓等特色种植经济,让草莓成为现代农业的一张靓丽名片,让小草莓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孙桐详记者李鹏文/图)

新闻推荐

蒙城开展道路运输领域联合执法行动

本报讯为切实维护道路运输秩序,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加大对道路运输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