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警”天天见面 百姓乐享平安 五年来,亳州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推行“一村一警”工作,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摘要]五年来,我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推行“一村一警”工作,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辅警赵丽娜到牛春雷店里走访
警力下沉,助力平安建设
“很多年没听说社区发生盗窃的事了,出现一些矛盾、纠纷也不用打110了,直接找村警就把矛盾化解了,现在感觉安全感满满的。”谈到近年来自己感受最深的变化,蒙城县庄周街道王桥社区居民牛春雷这样说。
平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亳州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推行“一村一警”工作,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平安成绩单”。
村警来了,安全感更强了
今年39岁的牛春雷是蒙城县庄周街道王桥社区一名个体户,主要经营电动自行车。做个体户17年,以前他最怕的就是店内进小偷,进来的货都不敢放在店门口,就怕还没来得及搬到店里,就被盗了。
“以前顺手牵羊得多,被偷走一辆电动车,我这好多天都算白干了。”牛春雷说,他多年前就在店外安装了摄像头,“这样遇到小偷也可以给民警提供线索,方便快速找到窃贼。”
但是随着几年前社区村警的到来,牛春雷的安全感大大增强。
牛春雷指着店门外粘贴的“警民联系牌”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的村警,叫赵丽娜,这上面有她的电话,24小时开机,随打随通。她经常在社区巡逻,天天都能看见她。”
牛春雷说,虽然赵丽娜是名女警,但她穿着那身帅气的警服走在街上,对犯罪分子来说就是一种震慑。
社区居民遇到矛盾、纠纷都不打110了,直接拨打赵丽娜的电话。牛春雷说,前几天晚上,一名男子到他店里购买电动车,因其喝醉了酒,两人发生了口角。牛春雷给赵丽娜打去了电话,很快,赵丽娜到达现场,联系到了这名男子的家人,其家人赶到了解情况后,向牛春雷道了歉,将男子带回了家。
“以前遇到这种事,只能报警,说实话我们也不想因为这点事浪费警力,而且报警的话,处理起来也有很多繁琐的程序,但是遇到‘酒晕子’,不报警又不知道怎么办。现在好了,有村警帮我们解决纠纷,高效、便民。”牛春雷说。
9月15日上午,王桥社区辅警赵丽娜拿着走访日志对街边商户进行走访。今年5月,她开始担任王桥社区辅警,同时她还是当地社区的工作人员。
“过去我们这里是民警进驻到社区,现在实行社区干部兼任村辅警,借助社区和派出所的‘特殊’身份,既参与街道社区综治部门的工作,又开展治安业务工作,相辅相成。”赵丽娜说,因为自己就是社区的居民,与这里的居民乡里乡亲,调解居民之间的邻里矛盾等,她有着更大的优势。
“以前居民一有事就打110,现在他们知道我是这里的辅警了,遇到矛盾、纠纷都直接找我。”赵丽娜说。
刚入职时,赵丽娜挨家挨户像递名片似的向居民发放警民联系卡,并作了自我介绍,还在一些年迈的老人家中,一些人流量较大的街头粘贴了“警民联系牌”,上面标注了村警的姓名、职责、联系电话,还印上了照片。
赵丽娜说,村警除了要当好治安防范的组织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情报信息的采集员外,还要做好法律政策的宣传员。“我们近期宣传的重点是防范电信诈骗、消防安全知识。”赵丽娜说,很多居民称他们是公安机关的“千里眼、顺风耳”、老百姓的“和事佬”。
担当作为,打造“平安亳州”
从2013年底,亳州市确定蒙城县公安局为试点单位开展“一村一警”包村联系试点工作,农村地区每一个村都有一名民警驻村或包村。2014年6月,亳州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此项工作,目前,全市三县两区均实现了“一村一警”全覆盖。
今年是全市公安基础建设年,为助力乡村振兴、维护农村社会安全稳定,亳州市开始进行农村警务室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了1256个警务室,推动“一村一警”工作提档升级。如今在亳州市,“有困难找村警”的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
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亳州市公安部门将全面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与“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动平安亳州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何守荣正在采摘黄花梨本报讯初秋时节,蒙城县篱笆镇郭集社区何守荣黄花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梨园迎来大丰收,一个个皮薄汁多脆...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