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前线能用到的,乡亲们全都送去”
淮海战役结束后,宿蒙县委、县政府、县农会祝捷庆功大会上授予的“支前模范”锦旗(资料图)丁佩忠老人指着移村渡口南岸说:“当年咱们支前点就这里架的浮桥。”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环境最为复杂的战役。一场大战役的胜利,除了指挥得当、奋勇杀敌,还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后勤保障。在没有现代化手段保障战役后勤的情况下,我军把人力保障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淮海战役的胜利也被称为“手推车推出来”的胜利,而在这场胜利中也有亳州市蒙城人民的无私奉献。
九旬老人讲述支前故事
近日,蒙城县委史志研究室工作人员来到双涧镇,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找到了当年淮海战役期间的支前老民工,现已90岁的丁佩忠老人。
“我当年20岁,正是能干的年纪,回家的路上听人说去打敌人,我就跟着去了,和我一起的还有小罗和老葛。当年战役在曹店涡河南岸设了支前点,我们三个越过涡河跑着过去的。”丁佩忠说,当时到处都是飞机轰炸和大炮轰鸣,小罗在战场上牺牲了,他和老葛当时拉着尸体盖在自己身上才躲过枪弹幸存下来,后来我俩就当起了担架员,日夜护送伤员朝后方撤退,那些担架都是用村民提供的床板、门板做的。
丁佩忠指着双涧镇曹店移村渡口南岸说:“这就是当年咱们支前点在涡河架浮桥的地方。我在战场上见着这么多的伤员也不害怕了,渴了就喝沟壕里的水,饿了就吃点黍面馍。我在双堆集战场抬了五天的担架。”
老人又指着渡口南侧的坡地说,那是后方救治伤员的地方,那时这里躺满了伤员。当年他们就是一趟一趟将伤员用担架抬到这里救治。
层层动员群众支援前线
据《中国共产党蒙城地方史》记载,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共约60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发起了伟大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但使长江以北局面大定,而且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安徽是淮海战役总指挥部所在地。
在整个战役中,为了保证支前工作的顺利进行,蒙城县首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邵光任政委、县长卢锡球任指挥、副县长金石任副指挥的支前指挥部。各区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抓支前工作,区委和区政府分工负责前后方。民工组织以村为单位组成小队,乡组成分队,区组成中队,全县组成一个大队,由县委组织部部长巩志明任大队长,并成立了城关、双涧等兵站和转运站。
“当时为了加强对支前民工的领导,各级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层层动员发动,开展思想教育,并积极开展‘耕战互助’运动,使前后方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完成支前任务。”蒙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傅盛夏说。
推车挑担完成支前任务
据党史资料记载,在淮海战役期间,蒙城县共组织2000余副担架支前,有1万多名群众奔赴前线,同时全县共支援粮食1000万斤,白布70多万块,军鞋4万多双,生猪几千头,还有蔬菜、木料等其他物资。
“时值隆冬,前线大雪飞扬,炮火连天,但支前的干部群众冒严寒踏冰雪,不怕流血流汗,以肩挑、人扛、牲口驮,手推、人抬、大车拉的方式,日夜奋战,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支前任务。”傅盛夏说。
“门板、窗户、床板,只要前线可能用到的,乡亲们全部都送到了后勤部队!”提起当时群众支援前线的情形,丁佩忠老人回忆说,平时自己不舍得吃的香油也拉过去给伤员补充营养,“当时大家也不想别的,就想着集体,就想着这仗必须打赢。”(王丽娜戴树林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社区和王书记真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啊,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下大雨的时候,家里面进水了!”近日,蒙城县城关街道烟厂...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