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变暖科学家要给地球撑起“太阳伞”?

江淮晨报 2020-12-09 13:33 大字

为了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科学家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能否通过减少进入地球的太阳光来消除温室效应的影响,成了一些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据《环境研究快报》杂志11月18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开普敦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研究,他们试图通过向地球大气中喷射反射粒子,阻止一定比例的阳光到达地表,以解除地球因持续气候变化而面临的干旱危机。

持续的气候变化缘何会造成毁灭性干旱威胁?选择反射粒子有何标准?如何喷射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喷射反射粒子为地球打上“太阳伞”的方式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受火山爆发后冷却效应启发

2015年开始,被蓝色海洋环绕的南非第二大城市开普敦连续几个冬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按照预估,开普敦需要在2018年4月12日关闭供水系统、限制居民用水,这一时间节点当时被叫作“零日”,人们也把这次事件称作“零日”危机。虽然通过削减市政用水,同时紧急调配农业用水,开普敦这次“零日”危机得以避免。但相关专家认为,当地的干旱现象与地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要彻底消灭“零日”危机,还需要从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入手。

“干旱、洪涝灾害,是地球系统气候变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地球气候变化历史上都是存在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高超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00多年,人类活动加剧了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现象愈演愈烈,地球表面的蒸发量增加,整个地球系统原有的水循环被改变,目前大气系统里的水热资源更丰富,但这些水可能会集中在某段时间降落在某个区域。相应的,其他地区或该地区的其他时段降水会大幅减少,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就随之上升。

为了抗击气候变化影响,科学家们开展了相应的地球工程研究。太阳辐射管理就是地球工程之一。据了解,太阳辐射管理的想法是受到了火山爆发后冷却效应的启发。

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气体,形成硫酸盐气溶胶。这些气溶胶在一定程度上反射了太阳的短波辐射,减少了大气中的热量,给地表带来了降温效应,数据显示,1992至1993年间地球温度下降了约0.4℃。由此,有科学家开始建议用配有特殊装置的飞机在平流层喷洒气溶胶,来复制这种火山效应。

高超超告诉记者,2006年前后,两位美国科学家开展过一项地球工程项目研究,提出在距离地面大约20公里的平流层处高度部署材料,有望将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热量减少一半。此次开普敦大学科学家发布的研究成果,是在考察过这个工程后,认为可以利用该工程项目模型,将一种特定类型的粒子释放到大气中阻挡阳光,一旦成功的话,有望将“零日”危机发生的几率降低90%。

为什么反射粒子一定要喷射到平流层中呢?高超超告诉记者,哈佛大学的科研团队曾对此做了专门研究。他们发现,如果粒子喷射到距离地面更近的对流层,它可能很快会随天气过程比如降水降落到地面,起不到长期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而平流层相对干燥,空气不易产生对流,且大气运动多是水平方向,有利于反射粒子稳定发挥作用。大气中平流层再往上的部分是中间层,这里的空气对流运动强盛,如果将反射粒子发射到这个区域,粒子很有可能随着气体流动进行无规律扩散,并且发射到这里的成本也会相对较高。

对反射粒子的选择有讲究

事实上,“调暗”阳光的设想并非空中楼阁,此前已经有科学家开展过相关试验。如2009年,俄罗斯科学家曾以直升机抛洒等方式抛洒硫酸盐颗粒;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曾在圣地亚哥沿海进行过类似实验。

据了解,喷射粒子也有一定的选取标准,如粒子的反射性能要达到一定规格,由它们拼成的小颗粒在悬浮于大气平流层时,形成的粒径大小要正好能够“对抗”太阳的短波辐射,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反射效果。

更重要的一点是,从环境角度来看,反射粒子一定不能对大气化学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最初,有科学家设想在平流层中喷射硫酸盐颗粒,很快遭到其他科学家的反对,因为这将导致平流层中臭氧层的严重破坏。目前全球臭氧损耗正处于恢复时期,臭氧损耗物质在逐渐减少,如果喷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平流层,很有可能中断臭氧的恢复。

此外,空气是垂直上升运动的,随着空气的上升,地面的水汽被夹带着一起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水汽是否成云,与供水汽凝结的凝结核多少有很大关系。即便水汽含量特别大,若没有或仅有少量的凝结核,水汽也不会充分凝结增长。因此,科学家心目中理想的反射粒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能起到凝结核的作用,使得大量的喷射粒子到达平流层后,不仅其自身能够阻挡阳光,还能凝结成云,对太阳光起到很好的阻挡效果。

至于如何选取反射粒子的喷射位置,在高超超看来,随着地球自转,一般两周内大气环流就会绕赤道一周,所以喷射地点不用考虑360°环绕。

只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后备方案

粒子喷洒上去后,真正的效果如何,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有美国科学家曾经提出,可以将碳酸钙作为反射粒子喷射到平流层来完成该项任务,因为碳酸钙的颗粒除了能够反射阳光外,还能中和平流层中因火山爆发而出现的大量硫化物,减少酸雨的生成,因此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将不会被反射粒子破坏,同时还能帮助修复臭氧空洞。

这个看似一举两得的设想却招致了其他科学家的批评,甚至通过喷射粒子阻挡阳光的整个设想也有人提出反对的声音。有科学家利用数值模型模拟在南北纬15°和30°上空的平流层注入气溶胶,结果显示,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降低地球表面温度,但同时也会破坏海洋循环系统平衡,进而导致海洋持续变暖。

“原本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有温差的,海陆温差是整个地球系统季风气候的强有力的驱动源。如果海洋变暖,海陆温差出现波动,季风环流和降水就会削弱,会对整个全球的季风区气候、降水造成很大影响。”高超超告诉记者。

此外,还有科学家提出,利用反射粒子减少太阳光对地表辐射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手段,因为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并没有减少,而气溶胶的生命周期又很短,对流层气溶胶的寿命一般只有几天到几周,平流层中虽然气溶胶寿命较长,但总会消失,当反射粒子形成的气溶胶作用结束后,气温可能会出现“反弹”,进而引发更加极端的天气,这是难以估计的风险。

在高超超看来,这些地球工程设想只是作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后备方案。她特别强调说,做气候工程相关研究得出某些结论后,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必须去鼓励开展或者试点这样的气候工程,而是希望通过科学研究,利用气候模型把可能产生影响的方方面面因素梳理出来,为讨论不同的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供参考。据《科技日报》

■相关新闻

呵护地球皮肤

微生物既是受益者又是主力军

今年的12月5日是第七个世界土壤日,主题为“保持土壤生命力,保护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未来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学者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不当施肥令土壤越来越“瘦”

土壤养分是否丰富、作物产量高不高,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标。而土壤中的众多有益微生物,是土壤健康的“隐形卫士”,它们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助益了作物产量提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研究团队从2015年起在安徽蒙城的小麦试验田进行土壤试验,近日他们刊发研究指出,在对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真菌、线虫等各类土壤微生物的统计中发现,“土壤中的关键微生物菌群,如固氮菌、解磷菌、光合菌等,能够增强土壤中碳、氮、磷、硫等养分元素的循环,促进小麦对养分的吸收,抑制潜在植物病原菌,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褚海燕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土壤“卫兵”有时也会受到敌人的干扰,土壤酸化就是其头号天敌。

“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酸化,进而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褚海燕在研究中发现,在砂姜黑土上长期单独施用化肥导致土壤pH值下降1.5个单位,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植物潜在致病菌的丰度。而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添加牛粪后,pH值恢复到7左右的正常水平。

“牛粪有一定的碱性,与化肥一起施用,可以中和土壤酸度。同时,牛粪具有很高的养分含量,在土壤酸碱度平衡时,能让土壤微生物群落更稳定,作物产量也更高。”褚海燕说,保护土壤中关键菌群的多样性,有望达到减肥增产的效果。

“一窝蜂”式保护不可取

如何为土壤微生物营造一个美好的家?褚海燕认为,首先要针对现实状况,因地制宜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施用绿肥,或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替代化肥等;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则可通过维持地上植物多样性,提高输入到土壤中的有机物数量与多样性,为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土壤微生物群落不仅包括有益微生物,还包括许多有害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既要考虑覆盖所有有益微生物,也不能盲目放任有害微生物。”褚海燕说,应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有益性甄别,防止“一窝蜂”式保护给有害微生物带来可乘之机。

褚海燕等学者认为,保护和利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可尝试建设原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平台。褚海燕告诉记者:“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生态系统丰富,相关部门已在南北热量梯度样带、东西降水梯度样带上,布设长期生态定位监测站和采样点,为未来开展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将有用的微生物资源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出来加以利用,仍然是当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搭建微生物资源大数据共享平台,推进微生物分离培养新技术,可以为充分开发、利用已知土壤微生物资源,提供翔实的科学依据,将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发挥到实处。”褚海燕说。据《科技日报》

新闻推荐

阳光变“存折” 脱贫更稳定

本报讯在绿树成荫、清水流淌的蒙城县王集乡庞沟村,新村部和文体广场附近的空地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阳...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