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穷帽子 大步奔小康

亳州晚报 2020-07-09 08:38 大字

徐小娃到鱼塘喂鱼

7月7日傍晚,记者在徐小娃承包的鱼塘看到,随着喂鱼机声音的响起,黑压压的鱼群迅速游来,互相拥挤着争抢食物,水面泛起大片浪花。看着欢腾的鱼群争食,徐小娃脸上挂满了幸福。

靠着这个鱼塘,徐小娃一家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他对这个鱼塘格外上心。

扶贫从扶志开始

徐小娃是蒙城县立仓镇黎明村前徐庄人,早些年,勤劳朴实的他在种地之余,养过鱼、打过工,一年的纯收入也有好几万元,一家人的生活丰衣足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徐小娃的父母相继得了癌症去世。雪上加霜的是,徐小娃的身体也出现了多种疾病,终日与药为伴,劳动能力变弱。徐小娃为了给父母和自己治病,花光了多年的积蓄,家里也变得一贫如洗,愁云笼罩着这个家庭。2017年,徐小娃家被识别为贫困户。

扶贫工作队驻村后,多次到徐小娃家中走访,了解到他一家8口挤在两间旧房子里,6个孩子正在上学,而徐小娃身体有病,对生活感到绝望时,工作队决定扶贫先扶志,多次对徐小娃进行心理疏导,为他加油鼓劲,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磨难,克服眼前的暂时困难,靠奋斗脱贫致富,为孩子们创造美好生活。

在扶志的同时,扶贫工作队为徐小娃家落实各种帮扶政策,帮助他参加就业技能培训,为他安排扶贫公益岗位;帮助他的孩子申请贫困寄宿生活补助、免除义务教育阶段课本费和学杂费;并帮助他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落实代缴农村养老保险,申请家庭签约医生和健康体检;帮助他申请临时救助资金、落实光伏分红等。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一系列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工作队持续的帮扶,加上徐小娃的勤劳,他家很快实现了吃不愁、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并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

国家政策好,扶贫工作队拉,自己更要努力奋斗。徐小娃的身体经过治疗有了好转,便想着通过养鱼脱贫致富奔小康。扶贫工作队走访时,徐小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了解到徐小娃对养鱼有兴趣,而且有养鱼经验,但是缺乏启动资金,扶贫工作队就帮助他申办了小额贷款,协调租赁村里的鱼塘,助他恢复因病中断的养鱼事业,希望他通过发展养殖业踏上康庄大道。

拿到贷款后,徐小娃精神抖擞,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他找来挖掘机,连天加夜地干起来,对鱼塘浅的地方进行深挖,对塘周围进行修整,对杂草杂树进行清理,很快,一个50亩的漂亮大鱼塘修好了。徐小娃买来了喂鱼机,在鱼塘里放上了草鱼、黑头鲢鱼、鲤鱼鱼苗,扶贫工作队又帮他请来技术专家指导养鱼,悉心对他进行帮扶。为了增加收入,徐小娃在塘周边栽了200多棵桃树、杏树、柿树,果树下养起了鸡、鸭、鹅,走上了养殖种植一体发展的致富之路。村里还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加上他自己养殖的收入,2019年,徐小娃在村里盖上了三间宽敞明亮的两层楼房,实现了住房有保障,也在这一年,徐小娃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小康梦”美梦成真

有了奋斗目标,生活也有了色彩,如今,扶贫工作队每每看到他时,徐小娃都不再垂头丧气,而是一脸笑意。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徐小娃和妻子苗小花每天起早贪黑,巡塘、喂食、割草、护塘……一心扑在鱼塘上,他们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养鱼,鱼儿长得快卖得也快,鱼塘经营得风生水起。

徐小娃告诉记者,2019年他仅靠养鱼,纯收入就达30000多元,再加上出售鸡、鸭、鹅的收入和政府发放的特色种养补贴3000元,他家年收入已达68000多元,人均纯收入实现8000元以上,达到了农村小康生活收入的标准,他家也从贫困户一跃成为小康户。更让徐小娃感到欣慰的是,两个大的孩子外出打工,已经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现在住上了楼房,一家人每天想吃肉吃肉,想吃菜吃菜,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真没想到,这辈子能过上了小康生活,祖祖辈辈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徐小娃充满感激地说。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徐小娃说,他要在养好鱼的同时,扩大点养殖规模,在养殖畜禽上多下点功夫,带动其他的贫困户共同奔小康。“我还要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活动,为村里多作贡献,回报党的恩情!”徐小娃认真地说。

(马文照记者汝平文/图)

新闻推荐

鲜桃飘香带民富

连日来,蒙城县小辛集乡十里桃花源黄桃种植基地,农民正在挑选刚采摘的黄桃,准备运往外地市场销售。眼下,正是蒙城县小辛集乡十...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