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按照就近便利原则,在290个中心村居家养老机构开设老年食堂,解决农村散居老人就餐难 打造老人身边的“暖心”食堂 ■ 本报记者 钱定果 武长鹏

安徽日报 2020-01-02 07:01 大字

在蒙城县坛城镇楼山村居家养老中心内,医护人员为前来就餐的老人采集个人健康信息。本报记者钱定果摄

农村老人大都以散居为主,尤其是空巢、孤寡老人长期缺人照料,一日三餐难以为继,解决吃饭问题成为了农村居家养老工作的重点。

蒙城县在实现290个中心村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老年群体需求,办好农村老年食堂,让老人花费不多就能吃上热饭热菜,同时整合医疗资源,开展餐前餐后健康干预工作,并采取上门访视、送餐、陪送等举措,实现农村散居老人就近就餐、就医。

老人就餐成难题

蒙城县总人口142万,其中老年人15.47万人。2017年,该县开展农村居家养老试点,截至目前,共建设290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中心村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按照实施方案,居家养老中心集日间生活照料、保健、文化精神娱乐三大类功能于一体,其主要功能是解决高龄老年人的日常就餐问题。

乐土镇双龙社区是农村居家养老试点之一。近日,记者刚走进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就闻到从食堂飘出来的炖肉香味。“今天中午的食谱是包菜炖肉、清炒时蔬,一荤一素,还有馒头、面条等好消化的主食和蛋花汤,保证前来就餐的老人吃饱吃好。”双龙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卢文军说。

卢文军告诉记者,他们上门访视时发现,除了五保户有养老机构集中供养,农村散居老人吃饭是个大问题。由于劳动能力有限,也缺人照料,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

坛城镇楼山村居家养老中心负责人马明宽也有同感,“很多老人到村卫生室吊水、用药后,没有地方吃饭,回家后也是凉锅冷灶。”农村散居老人就餐需求很高。

蒙城县试点“三合一”农村居家养老后,增设老年食堂,无疑是破解老人吃饭问题的好办法。不过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据蒙城县民政局局长李长春介绍,目前该县70%居家养老中心正常运营,还有30%养老机构存在选址不合理等问题,前来就餐的老人有限。“主要是路途远,老人腿脚不便,尤其是雨雪天气,出行困难。”李长春告诉记者,除了选址问题外,散居老人的养老观念亟待改变,养老服务也需要提升。

为此,蒙城县结合实际,在机构选址、运营、餐食补贴方面下功夫,打造老年人身边的贴心食堂。

多管齐下补短板

临近中午饭点,篱笆镇郭集社区83岁的李大爷慢悠悠地走到居家养老中心,和几位老伙计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开饭。此时,食堂掌勺的李桂兰打开热气腾腾的大炒锅,准备分装餐食。

“从我家走到居家养老中心不到半个小时。有时候身体不舒服或是遇到雨雪天气,中心就联系我周围的亲戚朋友代为取餐,服务挺周到的。”李大爷告诉记者。

郭集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紧邻村部,以村部为中心,人群覆盖面和出行半径较为适宜。这是蒙城县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在居家养老中心选址规划上细化调整的一个缩影。该县以覆盖服务人群到居家养老中心20分钟左右的路程设置,机构一般都依托村部兴建,方便老人出行。

餐食补贴是蒙城县为农村老人养老减负的重要举措。该县居家养老中心食堂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不低于8元。当地财政提供补贴,其中9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80至90岁老年人每人每天补助4元。

“食堂一般供应中午、晚上两顿饭,有一荤一素一汤,主食供应米饭、面条和馒头,根据老人口味随机调整。一顿饭一两元钱,花费不多,还能吃好,老人们挺满意的。”马明宽告诉记者。

坛城镇楼山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有20多家各类合作社。从今年开始,村集体收益开始向农村居家养老倾斜。

“我们在县财政补贴的基础上,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天只收2元,不足部分由村集体补贴。有时候遇特殊情况,还可以免费就餐。”镇宣传委员李桂永说。

老人有餐补,养老机构正常运营也很关键。在管理方面,该县居家养老中心由村“两委”负责。指定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中心主任,每个中心招聘人员做饭、保洁。县、乡制定建设和运行两类考核评价标准,对考核评价合格的给予奖补。

蒙城县财政每年对每个中心补助5万元,用于人员工资、运营等支出。该县民政局还制定星级评定标准,对评定为三星级以上的居家养老中心,在日常运营补贴标准之外再给予适当奖励。

有了资金兜底,食材采购、人员服务才能跟上,蒙城县各个农村居家养老中心开始在创新服务方面做文章。

整合资源优服务

邓梅是坛城镇楼山村医务室的医生,每天早10点到下午5点,她都在楼山村居家养老中心坐诊,为前来就餐的高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就餐前量血压、测体温,对高龄老人提前进行健康干预和指导,为他们安心就餐提供健康保障。”邓梅告诉记者。

蒙城县农村居家养老机构开办食堂后,让散居老人的日常生活步入了正常轨道。而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对居家养老中心的功能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该县双涧镇把居家养老设施建设与居家务工相结合,既增加了老人收入,同时又为中心后续运营增加了动力。楚村镇把居家养老设施与老人之家相结合,使老人在家即可享受方便的养老服务。

“老人可能多吃几个馒头就会引起血糖、血压等身体指标升高。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因此,我们考虑将医疗资源与居家养老整合起来,形成医养结合的服务中心。”李桂永说,楼山村将原来的老村部整合成30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同时和一墙之隔的村卫生室合作,医生定点在服务中心坐班,老人看病、吃饭两不误。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居家养老中心送医也很方便。

“目前,我们16个乡镇的12家居家养老中心安装了监控设备,随时可以对现场服务工作进行监控和指导。我们还建了微信群,与居家养老中心、村干部直接沟通,提前设计好开饭时间,为老人出入养老中心多一份保障。”李长春告诉记者。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和吸引公众参与,蒙城县还建立了义工卡制度,各乡镇党员、退休职工等积极参加,全县约1361人参与居家养老义工,为出行困难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眼下,蒙城县正在推动一个乡镇建多个居家养老中心,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该县将留守儿童、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纳入到服务工作中来,一并解决他们的就餐和日常生活问题。

题图:

①在坛城镇楼山村居家养老中心食堂内,老人们正在吃晚饭。

②篱笆镇郭集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工作人员指导老人健康锻炼。

③乐土镇双龙社区老人在居家养老中心读书休闲。

本报记者胡娅莉摄

新闻推荐

做足水文章 答好生态卷 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因地制宜力推乡村振兴

蒙城县立仓镇薛庙村因地制宜力推乡村振兴

蒙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蒙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