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希尚的仕途荣耀
翻看圣旨,可以看出,明天启元年的两道敕书,是为褒扬封赠吕希尚父母和妻子的,还有两道诰命颁发于明天启六年,系吕希尚任太原府同知时加封其父母和妻子的。另外两道吕氏家族的圣旨,分别是敕赠吕希尚之后裔吕正令的父母和吕克官父母的。
每次赴任,皆留政声美名
还是先讲吕希尚,除了来自先辈的影响,他也有着不凡的经历,才使得皇帝如此青睐于他。
自述中,吕希尚没有着过多的笔墨在自己的仕途上,后人们只能从同行们的碑铭和记录中窥见他的官场生涯。
吕希尚中举是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本来打算出仕,结果因为母亲和二弟、三弟媳相继去世,只能回乡奔丧。8年后,在父亲的要求下,他才离开家门赴任直隶广平府清河县教谕,后来调任山东曲阜县教谕。“在两地任教谕八年中清介持己,恺悌作人,修勤导学,名卓绩茂”(《吕希尚与即墨吕氏家族》孙鹏作),在任曲阜县教谕时,曾协同各方对孔庙正殿及殿前之杏坛进行修缮。至今杏坛东侧石碑之侧面刻有吕希尚撰写之碑文。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吕希尚升任蒙城县令。临行前曾捐俸金购置田地十二亩,作为学田,以资助困难学子。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儒学生员高应麟、万献学、常龙昌等为此事曾为吕希尚立石刻碑记之。其碑文为:“吕老师讳希尚,号振渭,即墨人。以孝廉署曲阜县儒学教谕。清介持己,恺悌作人,升蒙城知县,捐俸金十五两,置田以赡士云。”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吕希尚升任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在任三年,政绩卓著。初至蒙城时,县学房舍颓圮,大门倾斜不堪。为振兴教育,吕希尚与当地士绅商议,周密谋划,“朝夕省视,若营私家”,于泰昌元年(1620)春动工,天启元年(1621)冬竣工。“不出府库之一缗,不役闾阎之一夫”,学署、孔庙面貌一新,乡民学子皆欣然称颂。这些事迹都被教谕沈绍僖记录在了《重修蒙城儒学记》中。
孙鹏先生撰文称,蒙城地瘠民贫,百姓多为赋役所苦。加之豪徒恶棍勾结官吏把自己应负担之田赋徭役转嫁于贫苦百姓,因而百姓苦不堪言。吕希尚到任数年前,蒙城遭受水患,造成大片土地荒芜,百姓流离他乡,致使蒙城益贫。对此,吕希尚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对症下药,剔除积弊。征收田赋时令各交粮人亲自到场,当面交付,不假手胥吏和豪强,使其不得弄虚作假。对于狱讼,必亲自审问,细听当事人辩解,随审随决,不致造成无辜株连和久系牢狱之苦。对于朝廷征收之辽饷,蒙城虽已完结,但上司又将邻县未完成之欠额加派给蒙城。吕希尚不避忤逆上司,极力抗议,使蒙城百姓减轻额外负担。
吕希尚任蒙城县令三年,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深受蒙城百姓爱戴,士绅为之立生祠奉祀,离任时为其立“去思碑”。蒙城教谕陈文瑞在《去思碑记》中称:“吕侯之德见于政事,吕侯之功见于城社,吕侯之言见于铭篇。留此三不朽以思者。”另外,吕希尚在蒙城县令任内时,还在家乡即墨置田50亩,捐给县学,用于救助贫苦学子。
频获封赠,吕氏家风扬名
也就是这一年,吕希尚接到了皇帝的圣旨。明朝天启年间,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爱上养生,他推崇“养生、崇德”之风。对于吕希尚蒙城的功绩早有耳闻,加上“皇帝发现他为人谦和逊让,举止谈吐优雅,大感兴趣,追问其由”(《四道圣旨的背后》),吕希尚就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皇帝,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皇帝听后大悦,赞扬吕家皆为道德高尚之人,于是就有了天启元年十二月十三日的两道圣旨,第一道是《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吕希尚父母敕命》:“朕闻遵生者永其年,迪德者昌其后,若影之从标,而响之随声……故朝廷褒良吏必先褒其诒榖者所以劝教也。尔寿官吕用明乃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希尚之父,淳朴未雕,冲恬独守……夫犯而不校……贫亦好施……赠尔为文林郎,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循吏之保民者与慈母之保子莫不有真爱焉,而从子徵母,母贤当亟褒巳。尔王氏乃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吕希尚之母,慈明为性,静正无仪……虽板舆弗逮奉于生前,乃杯泽尚留思于身后,是用赠尔为孺人”。第二道是《直隶凤阳府寿州蒙城县知县吕希尚并妻敕命》:“吕希尚才优经世,志欲匡时,乃奋迹于巍科,遂蜚声于绛帐……环邑共颂神君,阖境同称父母……授尔阶文林郎”;“吕希尚妻王氏毓质清闺”“安于淡泊,饬躬不慕乎纷华”“封尔为孺人”。
明天启二年(1622年),吕希尚升任山西太原府同知,在任四年,诰授奉政大夫,加四品服俸。天启六年六月,又两道诰命《山西太原府同知吕希尚父母诰命》和《山西太原府同知吕希尚并妻诰命》颁给吕希尚,大意相同,颂扬吕希尚“英标岳峙,雅度渊澄”,“杜牟贼之侵渔弭乱潢池,销萑符之盗弄处脂膏,而一尘绝染”,“是用授尔阶奉政大夫”。诰令赠其父为奉政大夫,其母王氏为宜人;诰赠其妻王氏为宜人。
明崇祯二年(1629年),吕希尚致仕归里,专以教学读书为事。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倡修《吕氏族谱》并撰写《自叙生平传》及《析爨让产记》,遗憾的是,这一年冬天,吕希尚病逝于家中,未能继续走完他预计的7年人生路。
后裔家风传承
在《自叙生平传》中,吕希尚自述,他的祖上元朝时就居住在即墨,传说远祖吕瓒和吕珪捐地捐资修文庙,但是因为太过久远,后来就以吕伯常为始祖,但是履历再次失传,只好以他的太高祖吕梁为一世祖,他的高祖吕俊为二世祖,接下来是他的曾祖吕时,祖父吕道。
吕思明先生告诉半岛记者,二世祖其实有吕玘和吕俊,吕玘育有三世祖吕敬,吕敬育有四世祖吕会,大名鼎鼎的小提琴音乐家吕思清便是吕会祖的后裔。
圣旨已经介绍了四道,还有两道,已经过了100多年,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的敕令,是颁给济南府齐东县训导吕正令的父母的,敕赠山东济南府齐东县训导吕正令之父为修职佐郎,母为八品孺人。吕正令是道祖的第十世孙。
清嘉庆四年颁发的一道是敕赠山东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父为修职佐郎、母为八品孺人的。吕克官是道祖的第十一世孙。当时的仁宗皇帝崇尚良好的道德情操,以行善造福禄作为奖赏好官的标准。他听说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一家品行高雅崇尚素朴,一直坚持善良的风习,并把这种世传的精神当作最严肃的家庭教育,大为赞扬。所以,下旨表彰吕家功德,他表彰吕克官父亲吕光嗣和其母栾氏(吕光嗣之前妻)和金氏。圣旨中写道:“尔吕光嗣,乃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父,雅尚素风,长迎善气;弓冶克勤于庭训,箕裘丕裕夫家声。兹以覃恩,赠尔为修职佐郎、山东曹州府菏泽县训导,锡之敕命。”“尔栾氏乃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前母,懿仪不忒,慈范昭谐;早岁之倡随,启后人之昌大。兹以覃恩,赠尔为八品孺人”;“尔金氏乃山东省曹州府菏泽县训导吕克官之母,淑范宜家,令仪昌后;早相夫而教子,俾移孝以作忠。兹以覃恩,赠尔为八品孺人。”表彰他们严父慈母出孝子,表彰吕家善良的风习和启发教育后代人的功劳。
从明代到清代,相隔百余年,明清皇帝都对吕氏门第褒嘉,可见吕家良好的道德品行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家风。
新闻推荐
最近看过一个很励志的视频:熊妈妈和小熊要攀越雪山去觅食,白茫茫的雪山十分陡峭,体型庞大的熊妈妈经过数次尝试率先爬到山顶...
蒙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蒙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