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走出脱贫“摘帽”的特色之路

新安晚报 2018-10-29 10:36 大字

2012年,蒙城县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识别贫困村60个、贫困人口30284户86300人。经过六年脚踏实地的扶贫攻坚,今年8月,安徽省正式宣布,蒙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全省首批四个“摘帽县”之一。素有“庄子故里”之称的蒙城,扶贫、致富之路也颇具特色。昨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访蒙城县部分乡镇,感受到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对扶贫攻坚的强大助力。

“虾稻共作”走出新路子

曾经,养牛是蒙城县的闪亮名片。如今,蒙城县因地制宜发展“虾稻共作”种养模式,将小小龙虾打造成为初具特色的朝阳产业,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的产业亮点。

记者了解到,立仓镇可以算是蒙城小龙虾产业创新的发源地。这里海拔低、地势低洼、水患频繁,让人发愁。2016年,该镇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多种不同形式,在水稻田里养殖龙虾。立仓镇副镇长陈勇介绍,通过“虾稻共作”的模式,贫困户一户一年人均增加3000元收入,“小龙虾可以担当水稻的‘保护者’,吃掉田里的杂草和小虫,又帮稻田松土。小龙虾的粪便,还可以作为稻田的天然有机肥,而且稻田不能打农药、不能施化肥,产出的稻米纯天然,无化肥、农药残留。挣到钱大家看在眼里,都愿意干。”

“每亩地产出的龙虾能卖5000元左右,水稻能卖1000元左右。”立仓镇薛庙村贫困户周西亮利用自家的8亩多承包地加入了“虾稻共作”种养殖,尝到了甜头。

常年在外打工的高军回到家乡,省去奔波之苦,在家门口养龙虾就淘到了第一桶金,据悉当年纯收入达到了40万元,今年他又流转了其他农户的土地,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

龙虾产业日益红火,眼下,湖北华虾科技有限公司、蒙城民和园林水产有限公司、安徽大道集团大道天下水产有限公司等5家龙头企业签约落地,共建设“虾稻共作”基地2.2万亩。脱贫之后致富之路依然在走,如今蒙城已经决心打造“皖北龙虾之都”。而“立仓经验”也引发效仿,2017年下半年,蒙城县成功地将“虾稻共作”模式推广到全县9个乡镇;2018年,蒙城县将“虾稻共作”区域发展扩大到8万亩,年产值将达6亿元以上。

龙头企业带鼓“钱袋子”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扶贫攻坚中,也需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今年25岁的段飞阳是蒙城星辉制衣公司的负责人,今年5月,他从福建回到蒙城创办制衣厂,带动家乡百姓就业,为当地贫困户老乡带来了增收的机会。

段飞阳说,将企业设在家乡,一方面是响应青年返乡创业的号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我们招工,会对贫困户优先,一天五六十元,公司一半以上员工是贫困户。”段飞阳介绍,贫困户保底月工资1700~1800元,对于在厂房工作时间上有困难的老乡,也有简单的手工活让他们带回家做。

位于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大塘村的安徽精益诚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冷冻蔬菜加工出口,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批劳动力负责蔬菜的采摘和分拣。蒙城县投入扶贫资金,通过贫困户入股分红、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让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按照计件的方式,一小时能挣7元钱。”公司负责人黄伟介绍说,聘用贫困户老乡净菜,虽然看上去收入不是很高,但是不会耽误老乡家里的活,能给老乡增加一份收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楠楠


新闻推荐

蒙城行开展“云闪付”体验月活动

本报讯近日,蒙城农商银行开展“云闪付”体验月营销活动。该行以“一分购”体验月活动为契机,用一分钱购超值好礼的活动形式...

蒙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蒙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